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推进“融湾”“融深” 大力发展高铁经济

2022-10-12 16:24:24 来源:河源日报

a00f996d6f78b0275df1eb028327925b_1012031_001_01_s.jpg

■赣深高铁和平北站

7103a350a1898422b3b61a1765e2d1ef_1012031_001_02_s.jpg

■和平物流业发展迅速,把和平的农产品快速送达粤港澳大湾区。

7665f2afcb4dcf821e2c2fbd0822c19a_1012031_001_03_s.jpg

■赣深高铁贯穿和平县城

核心提示

2021年12月,赣深高铁正式开通,350公里的时速,使和平与赣州及粤港湾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为抢抓高铁经济机遇,和平县委、县政府提前规划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的高铁新区,以高铁新区建设为主抓手,加速推动“四区”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县城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综合管理,倾力建设智慧生态现代新城。

和平县高度重视高铁经济发展,正持续聚焦高铁经济,高标准建设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高铁新城,立足自我发展高铁经济,系统谋划高铁经济发展,以更高水平推动扩容提质,让城市更加舒适便捷、更加宜居宜业。

高度重视高铁经济发展 让“和平名片”更加亮丽

高铁的开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极大缩短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流通和集聚。和平县地处东江上游,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是赣深高铁、京九铁路和粤赣高速南下入粤第一县。赣深高铁通车,赣深高铁和平北站投入使用,为和平县“融湾”“融深”、加快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和平北站位于和平县阳明镇东北部的均联村,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也是京港高速铁路的中间站点。该站于2017年9月启动概念设计方案征集,于2020年3月动工建设。2021年12月10日,和平北站正式开通运营。

高铁站点运营以来,和平县高度重视高铁经济发展,通过准确把握区域竞争与开发合作的关系,积极探索错位发展新路径,加快塑造区位发展新优势,尽可能规避高铁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充分利用高铁经济带来的“乘积效应”,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和平北站是赣深高铁从江西省南下进入广东的第一站,站房总建筑面积9900多平方米。和平北站项目副经理李鹏亮介绍,和平北站站场规模为2台4线,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设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450米×12米×1.25米)各1座,8米宽旅客进出站地道1处。

走进和平北站,该站房设计颇具客家特色,以“入粤古郡,客韵新生”为设计理念,站场屋顶设计源自圆形围龙屋的飘逸形态和方形围龙屋方正的形态,两种形态在空间中结合形成具有识别性的客家建筑符号。围楼高大,墙体坚固厚实,窗户细小有韵律,墙窗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两者对比强烈,搭配巧妙。

走进候车大厅,可以看到传统木构架被安挂在大厅空阔的吊顶正中,体现简洁之美;现代钢构件传达传统空间的结构韵律。大厅内部空间侧墙呈现高墙细窗美感,室外光线可通过众多细窗引入室内,现代空间与光影灵动,彰显和平特色。

高铁是一种高人流量的交通方式,在高铁开通后,高铁站点就是对外交流的展示窗,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把当地精神风貌、人文气息等形象更加丰富、全方位向外传播,让本地的名片更加亮丽。

随着和平北站的正式运营,接驳公交线路的开通,高铁站的人气逐渐兴旺起来。“不仅是高铁站,近期来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阳明镇均联村黄女士说,离均联村不远就有大坝水背村古村落、和平县博物馆、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下了高铁站的游客常常会到村里走走看看,买一点土特产。

黄女士的讲述是和平县高度重视高铁经济发展的缩影。“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和平的山水风光,也期待这里未来的发展。”从深圳来和平旅游的张先生表示,高铁的开通让和平县的风景为更多深圳人熟知。高铁就像一座桥梁,连通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一边宣传着和平的绿水青山,一边加速着“两山”的转化与发展。

立足自我发展高铁经济 扎实推进“融湾”“融深”行动

高铁经济是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高铁使城市群间人流、物流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高,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的区域联系,带动相互间的经济发展。

道路通,百业兴。高铁站开通以来,和平县抢抓高铁经济机遇,规划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的高铁新区。高铁新区是和平“融湾”“融深”的主平台,规划面积11.37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分区为“一心五区”:即高铁新区核心、新城枢纽核心区、文体职教功能区、产城融合发展区、山水栖居功能区、仓储物流功能区。高铁新区将与新城核心区、产业园区、老城区共同构成“四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其中,“两路一广场”建设项目是和平县高铁新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站前大道作为城市主干道,长1.016公里、宽60米,双向六车道;纬二路为城市次干道,长1.235公里、宽40米,双向六车道;站前广场分为北停车场区和中央景观广场区两个区域,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该项目进一步完善和平县“高铁时代”交通路网格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有效带动资源流动、人员流通、经济发展,为和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铁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和平县尤为如此。在和平县公白镇新石村的德福花卉产业示范基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颇为壮观。该基地正积极探索学习珠三角地区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和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这里正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物流通道;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和品牌塑造优势,培育一批网红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国内外。

系统谋划高铁经济发展 谱写和平发展腾飞新篇章

“高铁时代”带来更多财富机遇。“高铁时代”的来临,将沿线城市全部串联起来,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是河源的重要交通枢纽,高铁的开通,更是给和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系统谋划高铁经济发展,和平强化对发展高铁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推进高铁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制定推进高铁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督导检查,确保任务到人、措施到位。同时,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研究制定出台推进县域高铁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

同时,和平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全力支持高铁新城建设,为高铁新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优越环境,广泛宣传高铁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全力营造人人参与、支持高铁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距离和平北站约9公里的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产业园),高铁经济的发展为这里带来了新变化。产业园位于和平县城西部,毗邻粤赣高速和平互通,由深圳福田区与和平县在2006年1月联手共建,并于2007年4月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以钟表制造、电子通讯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面对高铁经济的机遇,产业园正更加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延伸和企业转移。“我的孩子就选择在和平县华强中学就读,高铁的通车让孩子假期回家更加方便了。”在和平工作的东莞人孙先生告诉记者,高铁的通车,让企业工作人员和家属往返珠三角地区更加方便。

“高铁开通后,像我们这些省外客商,就可以乘高铁来考察和平的果园,来这里谈生意。”刘女士在江西开了一家果品加工公司,她告诉记者,和平县有序借助高铁发展经济,让自己对和平县未来的发展更加期待。

这些都离不开和平县系统谋划高铁经济发展的努力。接下来,和平县将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持续放大交通优势,发挥高铁便利优势,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努力使高铁成为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长极,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得到逐步实现,为扎实推进“融湾”“融深”行动装上“加速器”。

回望十年,和平交通不断向更深层次领域进军,和平北站让县域交通圈更加完善;展望未来,和平将不断优化服务,扎实推进“融湾”“融深”行动,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带给了人民群众更多新体验,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组稿:本报记者 雷宇烁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