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扎实推进产业兴县 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2022-10-12 16:22:59 来源:河源日报

8d3e275373ff406258bd83ec711f86a0_1012030_001_01_s.jpg

■位于和平县彭寨镇的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2326dc92d96bc3490e02b96a581cac9_1012030_001_02_s.jpg

■深圳福田(和平)智慧双创物流园。

7c351ee713865d781d8c81d6439317e3_1012030_001_03_s.jpg

■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

核心提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和平县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走过十年磨砺,宝剑锋出,梅花香来。十年奋进不止,十年辉煌不断。厚积薄发,坚持不懈,和平继续搭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光舞台。如今,和平县正扎实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产接二连三”好戏不断。

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加快建设“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

无工不商,无农不稳。近年来,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平县着力建设“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

和平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县委、县政府与17个镇签订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安全。深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垦造水田工作,流转撂荒耕地1万余亩,发展2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85户。据统计,今年和平县夏粮种植面积15.55万亩,同比增长1.81%,产量5.76万吨,同比增长1.1%,如期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22年,和平丝苗米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猕猴桃、腐竹、丝苗米、油茶(跨县集群)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凸显;百香果、茶叶、黄豆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水平,新增市级“菜篮子基地”1个,组织申报省级绿色食品认证4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眼下正是百香果的成熟季节,位于大坝镇水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的百香果陆续进入采摘期。一片绿意映入眼帘,一个个浑圆饱满的果实犹如小灯笼缀满藤蔓,空气中淡淡果香令人垂涎欲滴。该基地现种植百香果300亩,主要有黄金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两个品种,其中以黄金百香果为主,因口感清甜在市场上走俏。这是和平县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生动缩影。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和平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引领有效、支撑得力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按照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比如,广东聪明人集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和平县猕猴桃、百香果的产、经、研进行了有机结合,打造了特色农业产业链。这其中,政府的引领和推动至关重要。

引领推动,重在专业化。专业化,是相对于兼业化,特别是传统“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方式而言的,旨在顺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好地通过深化分工协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和要素生产率。和平县正拥有这样的平台:近年来,作为承载该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和平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应大幅提升。

随着和平县大力推进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和平片区)建设,青州茶叶、合水油茶、公白花卉等产业规模化效益初显。同时,和盛食品、天生卫康、东瑞农牧等重点农业项目也正加快建设,联农带农成效明显。比如,和平猕猴桃获评“百县百品”优秀品牌,出口迪拜实现广东猕猴桃出口零的突破,这些都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助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和平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立县”强音奏响 聚力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

工业强、农业稳、商业活,是彰显经济活力的显著标志。为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和平县坚持工业立县,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水平持续攀升。

当前,和平县工业园区北扩工程和大坝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工业园区持续扩容提质,在全市率先开展5G智慧园区建设,“六路两桥”、“五化五网”、国家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智慧“双创”物流园等一批基础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和平大力推动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3亿元,可带动2000人以上参与腐竹产业发展,年产腐竹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当前,和平县正积极筹备举办首届腐竹产业文化节,大力宣传推广和平腐竹品牌。围绕市培育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壮大食品饮料和新材料产业,力促聪明人集团、明泉健康科技等企业扩大生产,推动新九州、黎水食品、长丰环保、盛广拓等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想方设法推动和平药业整体搬迁,年底前新厂区可投入试产,预计新增年产值2亿元;推动君乐药业等传统企业扩能增效,医药产业实现新发展。充分发挥电镀车间的作用,结合钟表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谋划建设可穿戴饰品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3亿元,年创税收1000万元。

在位于和平县的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在用筷子挑出豆浆表皮晾在竹竿上,每晾一格就是一块腐竹。据了解,去年该公司与香港部分社团签订腐竹出口合同,年出口量500吨,每吨3.2万元,年出口额约1600万元。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今年以来,和平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截至今年9月,和平县新洽谈项目22个,意向投资总额429.8亿元;签约项目10个,合同投资总额64.8亿元;新动工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20.6亿元;新投产项目8个,合同投资总额25.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长丰环保、金龙矿业、利晖针织)。今年下半年,在三电电子、瑞祥科技、朋友高科、图志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运行投产的带动下,预计和平县经济运行将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推动消费融合发展 积极培育“六大服务业”

近年来,为培育“六大服务业”,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和平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用好阳明文化和“温泉之都”资源,推进旅游与康养、生态与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商贸流通业,推动骨干商圈及商业街改造升级,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培育发展仓储物流业,用好赣深高铁、京九铁路、粤赣高速等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快推进广东供销天业(和平)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粤赣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为发挥资源禀赋,和平着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培育壮大乐源生态农业等一批农机服务企业,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农机服务业。目前,全县早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6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3.43%,今年底可达70%以上。依托和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积极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配送、直播带货等经营方式,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宽。

“十三五”时期,全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效益凸显,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不断健全,工业产品、农特产品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在备受关注的文旅产业方面,和平县硕果累累: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热龙温泉度假村获评广东省旅游度假区,县博物馆成功申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热水镇南湖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国温泉之乡”等多个“国字号”及“省字号”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这里的温泉品质好,服务态度不错,加上路途也不远,我们一家人就经常一起到这里来休闲度假。”在位于大坝镇汤湖村的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来自深圳的游客刘先生说。

自由、个性、多元,越来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旅游活动已经与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每一个要素相关联。当前,随着林寨至合水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九连小延安”、九连工委旧址等景点建成开放,陌上炊烟、馨洞居等一批优质民宿建成运营,和平县成功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双区”绿色康养重要目的地加快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步履坚定。此外,文旅产业作为高客流量的消费终端服务业,拥有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业链条,也将带动引领本地消费升级。

未来,和平县将狠抓项目建设助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积蓄发展优势,加快城市建设增强承载能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组稿:本报记者 雷宇烁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