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县全面推进“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建设

上陵美如画 以竹做文章

2022-09-02 10:19:16 来源:河源日报

0e5cc9c7cc5687e58db4f2feebe90e41_0902004_001_01_s.jpg

■航拍镜头下,“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建设焕发出生机活力。 何慰慰 摄

第二届《乡村振兴河源大擂台》直播PK赛和平专场近日在和平县举行。“通过互动聊天的形式,讲述和平乡村振兴故事,其中网民对‘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颇感兴趣,话题不断,纷纷点赞。”据和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带涉及上陵镇翠山村、上陵村、圩镇、米福村、江口村,全长约15公里,途经11万亩竹海。

一条示范带,串起振兴路。近年来,和平县坚持“点线面结合、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整体提升”思路,谋划推进“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建设,依托上陵镇丰富的毛竹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深挖潜力、精耕细作,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推动村落串珠成链,打造入粤首镇、十里竹海,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已在和平铺展开来。

整合资源

规划引领示范带建设

驾车驶出粤赣高速上陵镇出口,便进入了“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透过车窗向外望去,一片片苍翠茂密的竹林映入眼帘,沿途风景怡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步伐加快……示范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引领示范带建设。“我们强化了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和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不仅成立了示范带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而且统筹产业、文化、区位、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将示范带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旅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多规合一。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专门委托有资质、有经验、高水平的公司制定示范带发展规划,确保规划有质量、有特色、有品位。

“我们突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干群力量参与示范带建设。”上陵镇相关负责人说,在示范带规划建设中,该镇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及村民的作用,各村由村“两委”牵头成立了“示范带建设村民理事会”,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

注重实效

美丽家园提档升级

上陵镇位于和平县北部,西北与江西省定南县老城镇相连,南与大坝镇接壤,东与下车镇毗邻,属粤赣边境镇。

“上陵镇翠山村、江口村分别具有粤赣高速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粤赣交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基础,我们会持续深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上陵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和平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该镇对翠山村(上洞片)、上陵村、圩镇、米福村主干道可视范围内的民居进行统一的“穿衣戴帽”。对拆后空地合理进行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垃圾治理、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感觉生活很幸福。”上陵镇江口村村民叶德胜感慨地说。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上陵镇还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自然禀赋,利用空闲土地进行景观节点打造,扮靓村容村貌。同时,对上陵街道进行道路拓宽、沥青铺装、“三线”整治、围墙景观建设等,打造高颜值的景观,使之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截至目前,“入粤首镇·十里竹海”示范带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895栋,建成“四小园”100多个。

产业发展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上陵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毛竹资源,全镇竹林面积约11万亩。其中,途经示范带的翠山村,毛竹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毛竹25万株以上。“我们看中的就是翠山村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毛竹资源。”上陵镇翠山村翠林竹制品加工厂负责人蓝志林告诉记者,该加工厂目前生产小竹签、小竹棒(做成香)、蒸笼片等,产品销往山东、黑龙江、内蒙古以及国外等地,大部分员工是翠山村本地人。“我在加工厂上班9年了,最高月工资可以拿到4500多元,在家门口就业,又可以照顾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上陵镇翠山村村民刘华清说。

“通过实施毛竹林地流转,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进行规模化管护和统一运营,推动竹制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链。”上陵镇翠山村党支部书记周月剑说,2021年和平县通过统筹乡村振兴债券资金530万元对翠山村翠林竹制品加工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厂房面积将扩大到6000平方米,年加工毛竹8000吨,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可解决就业300多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升级改造后,该加工厂可以进行竹制工艺品(观赏、收藏)等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

“前段时间,我们到公白镇德福花卉产业示范基地调研,积极探讨上陵镇竹产业与公白镇花卉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上陵镇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竹制品花盆预计收益5角至1元,如每年销售300万盆花卉使用了翠山村翠林竹制品加工厂制作的花篮,则可为上陵镇竹产业增加收益150万元至300万元,带动约100户村民增收,每户村民增收1万元至2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我们引进了翠山村翠林竹制品加工厂等4家初具规模的毛竹加工企业,产品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和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和平县将围绕示范带建设,引导广大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如种植香菇、木耳,竹笋加工等,不断盘活竹林资源。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翠山竹海等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带动镇内米福盘石、罗村羊石、寨西将军山等景点开发利用,推动民宿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点、线、带、面”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新格局。(本报记者 陈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