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县优胜镇:

党建引领培根固本 开出乡村振兴“幸福花”

2021-06-08 09:55:04 来源:河源日报

■优胜镇通过提升乡村自身价值,调整调优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位于优胜镇的和平县优新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态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核心提示

缤纷初夏,树木葱茏。走进和平县优胜镇优镇村,只见美田弥望,屋舍俨然;草木葳蕤,鲜花摇曳……有了春天的滋养,整个村庄愈发显得生机勃勃。深入村庄,只见村民房前屋后花草掩映成趣,搭配白墙红瓦的古朴民居,再加上孩子们在屋外捧着书本阅读的场景,一幅乡风文明、风景优美的田园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近年来,优胜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凝聚支部、党员、群众合力,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提升党建实效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攻方向,把推动振兴发展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通过党建引领培根铸魂,以产业振兴为支撑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建设 筑牢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就是其根本。对此,一直以来,该镇积极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目前,全镇现有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22个,共有党员513人,其中村(社区)党员389名,成为该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

同时,该镇着力建强战斗堡垒,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去年12月底,该镇全面完成党组织选举工作,共选出支委成员47人;今年1月20日该镇开展村委选举工作,共选出村委成员45人。通过换届选举,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及年龄结构较之前有较大改善。

在此基础上,优胜镇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实现党的工作与群众需求的对接,彰显党建阵地的吸引力、服务力。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总目标,落实书记遍访制度、结对帮扶共建等制度,压实村级党组织责任。截至2020年底,全镇122户贫困户、贫困人口224人全部实现脱贫,新联村完成省定贫困村退出工作。

擦亮教育底色 铸魂乡村振兴

走进和平县优胜镇中心小学,一节精彩的音乐课正在进行。市文化馆的文化志愿教师正带领着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孩子们一边看着乐谱,一边用心地模仿着老师的发音,享受着音乐的乐趣。

在学校的另一侧,器乐、书法、舞蹈、美术等课程也正在精彩上演。艺术教育课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师生的好评。这得益于在和平县优胜镇中心小学举办的第八期“关爱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公益艺术培训工程”。通过该工程,该校近200名学生得以接受为期一年的免费艺术教学。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此前,由于优胜镇位置较偏僻,经济条件不够好,导致不少优秀教师离开,优秀的学生而随之外流。对此,优胜镇筹划成立教育基金会,既为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搭建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也让全镇教师的辛勤付出被支持、被认可,愿意留下来,用心教育,让农村的留守学生在家乡也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优胜镇还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探索乡村振兴从孩子开始,为该镇未来的发展塑形铸魂。

共建振兴产业

打造美丽乡村

增加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农民增收,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优胜镇注重乡村自身价值,调整调优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具体而言,该镇充分发挥农村传统村落、自然山水、文化遗产、矿产资源等优势,科学定位和规划乡村特色,加大对废弃矿点整治力度,保护好绿水青山;利用“农业+”“生态+”等模式,打造出有优胜特色的品牌,挖掘打造新联古村落、新石村丹霞风貌、黄蜡石、新田光古驿道生态旅游观光带,以观光旅游带动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优胜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如加大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全民健身广场、健身绿道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丰富村民文体生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街道排水排污改造、路灯升级改造、“三线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视频监控安装、消防设施改造、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党建领航风帆正,乡村振兴破浪行。现如今,优胜镇正以党建引领培根固本,以教育发展塑形铸魂,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对标“两个和平”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的美丽乡村。

【优胜镇简介】

优胜镇位于和平县东北部,距县城48公里,辖区面积117.31平方公里。下辖优镇、新联、秀溪、新石、石坝、上潭、优二、鱼溪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4万元。

该镇地形以丘陵为主,全镇耕地面积11635.25亩,森林面积171569.7亩,覆盖率达82.3%;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优镇、新联、鱼溪村有稀土,石坝、秀溪村有瓷土、新石村有金矿、铁矿、黄蜡石等矿产资源,盛产优质大米、高山油茶、百香果、猕猴桃等农产品,主要以散户种植为主,2020年农业总产值7901万元。

【红色档案】

和平县优胜镇的李塘、秀溪、优二、鱼溪4个村是革命老区,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同志曾在该镇下石村战斗过。1947年1月,由于革命身份暴露,组织上安排林若同志到和平县和北游击区工作,与下车、优胜、长塘老区人民群众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林若同志与优胜下石村游击队员王汉中舍生忘死、肝胆相照,在3年游击战中,常常宿营新田岗,多次遭敌骚扰,撤离到下石岩洞藏身。有一次,林若同志借助岩洞躲过危情,之后就率队突袭优胜乡公所,取得战斗胜利。

■组稿:本报记者 雷宇烁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