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下车镇:
党建引领穿针引线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车镇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下车”牌猕猴桃更是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优质猕猴桃”产品。
核心提示
初夏已至,万物并秀。驱车驶入和平县下车镇,富有乡土气息的美丽风景迎面而来:各具特色的村庄各美其美,绿水青山生机勃勃,满载着农产品的货车驶向远方,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大家的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组合成一幅幅新时代充满着乡情乡韵乡愁的农村新画卷。
这是下车镇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下车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下车镇简介】
下车镇位于和平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全镇总面积134.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8万亩;下辖11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35万人,是省定中心镇之一。
下车镇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五眼桥、浰东小筑、紫薇宫、进士坊、兴隆古村落、文昌阁等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截至2020年末,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5处,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5处、明代古建筑7处、清代古建筑3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5处,其中,下车镇兴隆古村落于2011年被省文联定为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徐傅霖故居于201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档案】
下车镇云峰村上围自然村地处粤赣交界的粤北山区,群山环绕,高峰层叠,是革命战争年代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的好去处。1945年11月至1948年底,先后有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的部分队伍和粤赣边纵队一支队伍长(塘)、(下)车大队飞鹰队驻扎在此处,成为革命游击根据地,为和平县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历史贡献。
党旗飘起来
制度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乡村振兴快不快,党组织引领是关键。近年来,下车镇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该镇有党组织21个,党员646人,2015年以来,新发展党员50名,61岁及以上党员214人,占比3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98人,占比31%。党员结构正进一步优化升级,高学历化态势逐步发展。
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水平。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期间,该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如新建了镇山村、石含村、街镇社区3个党群服务中心;实施街镇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新增取水点和更换铺设管道,有效缓解街镇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实施长安街提升改造工程。去年,该镇共开展志愿服务百余次,参与服务人数8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用水饮水问题、出行难问题,并开展村庄卫生大清洁、禁毒和扫黑除恶宣传等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该镇的党员先锋模范不断涌现,和平县下车镇狮形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步高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情况太紧急了,只能手脚并用。”徐步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心有余悸。2019年6月,受“6·10”特大洪灾影响,该村电网线路受损,基站信号全无,多村道出现滑坡、塌方导致交通受阻。徐步高带领村干部冒雨紧急疏散村内群众,在恶劣的山体滑坡受灾处来回穿梭,手脚并用,用生命“踏”出一条通道,用一身淤青换回了10余户群众的安全转移。
产业活起来 助力乡村振兴筑基强底
“猕猴桃产业是我们镇的传统优势。‘下车’牌猕猴桃更是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优质猕猴桃’产品。种植、销售猕猴桃,让大家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正在果园里忙活的村民徐先生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几年,以强党建为引领,下车镇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把良好的生态变成产业,让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成生产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端上“金饭碗”。
下车镇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是和平的“鱼米之乡”,“下车大米”品质优良,享誉县内外。2020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2.2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33元。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下车镇着重发展以猕猴桃产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占农业总产值的60%,截至2020年末,全镇水果种植面积2.3万亩,其中猕猴桃1.8万亩,年产9500多吨,总产值达5300万元。猕猴桃成为全镇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此外,下车镇还以弘顺康养花卉和中草药种植项目土地流转和雪峰村食用菌种植项目土地流转为契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使农村土地使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使农民、村集体、企业同时收益。
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筑基,铺就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稳住了乡村振兴的“基本盘”。同时,下车镇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基础,以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破旧泥砖房拆除工作。自2018年以来,该镇共拆除破旧泥砖房约22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百日行动”中拆除破旧泥砖房约为8万平方米,全镇现存破旧泥砖房基本拆除。
推进“厕所革命”。公厕建设方面。该镇根据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工作指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2020年公厕建设任务2处,位于云峰村、和二村,两个公厕均已在今年1月底验收并投入使用。户厕奖补改造方面。该镇2020年核实上报复核奖补条件纳入奖补改厕范围的名单共计39户,发放奖补资金7.8万元。
推进家禽圈养工作。该镇积极推进家禽圈养和整体环境提升工程,指定区域的家禽必须进行圈养,不得放养,并对重点区域菜园等进行环境提升。
“这两年,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容村貌、大家的卫生习惯、精神面貌都好了。”说起这两年的变化,下车镇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下车镇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以更优异的成绩让全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组稿:本报记者 雷宇烁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