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到访河源国家高新区探索建立校地合作机制
加强产学研和人才交流合作
○本报讯 记者 邓燕琴 特约记者 聂燕民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於光带队到河源国家高新区开展“专家团队地市行”活动。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世文参加考察交流和座谈。
华南理工大学专家团队一行先后到金地创谷、东方硅源、旭晟半导体等企业进行考察交流,深入了解了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空间区位、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及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并就双方如何加强政、校、企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座谈会上,河源国家高新区有关领导介绍了河源国家高新区有关工作及人才建设情况;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副院长苏仕健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相关情况;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何志才介绍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情况。同时,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於光指出,华南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地市行”到访河源国家高新区,旨在推动地方资源优势与高校人才、科研技术优势相结合,探索建立校地合作新机制,搭建政、产、学、研互助发展平台,助力制造业人才集聚地建设。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与河源国家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有很多环节可进行深入合作,未来将会加强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作用,探索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共同培育高水平人才,促进地方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宣传河源发展环境,引导师生到河源创业就业。他表示,希望河源国家高新区瞄准“高”“新”方向,坚定不移站在发展最前沿,对有研发能力且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在新技术、新理念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着力推动本土企业成长为领军企业。
骆世文表示,河源国家高新区聚力打造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机械与模具三大主导产业,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企业对“高精尖”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极为迫切。河源国家高新区将致力于搭建与高校合作的人才服务平台,深化人才交流,促进产学研融合。
骆世文指出,探索建立校地合作新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行动,也是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百千万工程”的有力举措。同时,这也是河源国家高新区谋划搭建政、产、学、研互助发展平台及助力人才集聚地建设的良好开篇。河源国家高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对接,加强沟通,推动校地双方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赢发展。他希望华南理工大学对河源国家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和规模进行再摸排、再分析,进一步寻找合作契机,加速实验成果转化。尤其是在人才引育、校企合作、谋划实习实践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培育一批产业人才,助力河源国家高新区产业建设、科技创新、人才聚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