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仙塘镇:
发展多业态郊野经济 解锁强村富民新引擎
■仙塘镇龙利村的贝拉小镇成为东源郊野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今年五一假期,仙塘镇南园古村人气火爆。
■仙塘镇观塘村的东江小寨成为开展团建、研学与亲子活动的热门地。
■仙塘镇糖巢创客社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仙塘镇隐营地将打造成为河源最大的户外静吧
郊野经济,又称城市郊区经济。在快节奏生活、高强度工作背景下,不少城市居民将郊野绿色空间作为沉浸式休闲、在地化体验和周边“微旅游”的重要选择。
东源县仙塘镇毗邻河源市区、东源县城,是典型的城郊小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仙塘镇坚持“城区镇”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融合当地丰富的生态、文化、农业、旅游等资源要素,抢抓城郊游经济、周末经济、露营经济、民宿经济等机遇,大力发展郊野经济新业态,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体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强镇兴村富民的发展目标。
展望未来,仙塘镇将坚持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把握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带来的机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持续推进民生配套项目与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不断完善提升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吸引更多郊野经济新业态汇聚,推动乡镇与城市在产业、生活等方面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以活动为载体
“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成功举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
活动期间,南园古村华丽蜕变为艺术之城。从广场到江畔,从剧场到古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创意市集、童话巡游轮番上演,更有非遗扎染等传统文化体验,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多元融合的文化盛宴。
5月1日,南园古村文化艺术节火爆出圈,活动现场人流如织,烟火气十足。“小孩听说有爱丽丝童话巡游,吵着闹着要来看表演。”市民吴女士说,此次活动确实特别精彩,不仅节目丰富,而且现场节日氛围浓厚,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期间,南园古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节目。看爱丽丝童话巡游,让梦幻童话照进现实;看村民剧场,古村新戏讲述故事;看流行歌舞,氛围剧场补给快乐……在诸多活动中,童话巡游——爱丽丝梦游仙境引爆全场,特别受小朋友们喜爱,吸引许多小朋友前来亲密互动。
五一假期,南园古村充满了欢声笑语,各式各样的美食摊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活动期间,游客们在村口集市品尝特色小吃、喝特色咖啡茶酒、买文创手作,坐在长廊旁的榕树下体验非遗客家扎染,领略书法意境之美;还有许多市民现场免费体验中医正骨护脊。
“五一假期那几天,来这里看表演的人特别多,平均每天营业额有2000元左右。”在自家门口卖小吃的南园古村居民潘阿姨介绍说,他们都是文化艺术节的受益者,正是因为村里举办文化艺术节,才吸引了人流,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据统计,五一期间南园古村景区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36万余元。
近年来,仙塘镇红光村充分利用南园古村百年古村历史资源,高标准筹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断吸引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投资落户。如今的南园古村不仅是古村落,更是“文化城”。漫步于南园古村,不仅能游览古炮楼遗址、南园大夫第等充满历史沉淀的古建筑,还能体验新式茶馆、咖啡店、汉服店等年轻多样的商业形态。
“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到南园古村旅游消费,是这几年村里一直努力的方向。”红光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南园古村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有效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去年9月15日,南园古村成功举办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以直播的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现,吸引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省级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并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不仅提升了东源县的知名度,同时也打响了仙塘镇南园古村这张文化名片。
据统计,此次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到230万人次,吸引24家企业进驻“村晚”现场,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商户增收近40万元,实现了从“村晚流量”到“经济留量”的转变。
以创新为引领 赋能郊野经济新发展
有古村,也有“新巢”。
五一假期,东源县仙塘镇糖巢创客社区与南园古村联合开展了一系列面向青年群体的文艺活动,包括“客+唱游”“啤酒节”“相亲会”“三人篮球争霸赛”“非遗乐器”“藏书票”“香薰DIY”等,直接带动糖巢创客社区人流迅速升温。
据统计,五一假期,糖巢创客社区共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社区营业额达26万元,进一步拉动节日消费,点燃城乡消费热点。
糖巢创客社区是仙塘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郊野经济的生动缩影。
糖巢创客社区是河源首个创客社区,自去年8月运营以来,已经成为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糖巢创客社区位于仙塘镇红光村和仙塘村交界区域,为仙塘镇政府旧址,也是“老圩镇”,由于原镇政府和市场搬迁,“老圩镇”集贸中心的区位优势逐渐失去。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东源县引入专业运营力量,打造乡村文化创意园区——糖巢创客社区,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和低息贷款等措施,留住青年创客,发展多元业态,进而带动镇村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糖巢创客社区积极构建文化体验新场景,深度挖掘客家文化、东江生态等资源,抓住青年游客对文化体验与沉浸式旅游的需求,打造了乡村创客、乡村研学、乡村文创、文化体验、夜市美食、户外婚庆、休闲度假、摄影街拍等8类业态,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游玩体验,成为年轻人时尚潮玩的聚集地,进一步激活社区流量。
“客+李记传统食品”糖巢店,就是入驻的创新项目之一。该店自2024年10月开业以来,在线上线下销售美食的同时,还经常举办DIY交流互动、美食沙龙等活动,邀请游客参与美食制作体验。
“随着落户糖巢的创客越来越多,社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店里的生意也更加红火。”“客+李记传统食品”糖巢店负责人李渊介绍,通过半年努力,现在的营业额比原来在市区的店铺增长了25%。
目前,糖巢创客社区已成功吸引20余个创新项目入驻,涵盖电商、文创、美食等多元业态,预计每年可带动3000万元旅游消费。其中,糖巢叁号鸟巢、东江岸线小道等成为市民 、游客拍照打卡点,在嫑艺术空间看展、听歌、开展团建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据初步统计,目前,糖巢创客社区日均吸引约2500名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和休闲消费,不仅推动社区从“旧圩镇改造项目”升级为“城乡融合示范样本”,更是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仙塘镇表示,接下来将紧紧抓好糖巢创客社区这个核心项目,持续推进项目二期建设,谋划打造10个建设节点,深度提升社区风貌。同时,陆续举办第二届创客大赛、金融扶持政策创业扶持政策培训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在人才孵化、品牌打造、商业服务、集市贸易、文化休闲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切实把糖巢创客社区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平台、展示样板,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动能和新鲜活力。
以趣味为亮点 亲子经济点燃消费新活力
夏日亲子游哪里去?东江小寨邀您解锁超多趣味玩法!
在清凉的水上乐园体验徒手抓大鱼的刺激,于螃蟹乐园与孩子一起捕捉横行的螃蟹、滑溜溜的泥鳅,前往寻宝小岛挖掘神秘盲盒,还能在水面上开展欢乐抓鸭子大赛。近期,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一经推出,东江小寨便迅速成为家庭周末出游的热门之选。
东江小寨位于东源县仙塘镇观塘村,毗邻东江畔,距离市区约15分钟车程,距离东源县城约5分钟车程。目前,东江小寨占地面积100亩,打造了螃蟹园、水上乐园、陶艺乐园、共享菜园、共享厨房、荒野厨房、面包窑等休闲娱乐项目,并配套有400多平方米的风雨棚和1000多平方米的活动草坪,以及可以容纳300人用餐的餐厅。同时,结合营地丰富的竹子资源,东江小寨推出了竹筒饭、竹筒汤等多款以新鲜竹筒为特色的美食佳肴,是一个适合亲子活动、团建拓展、学生研学、员工培训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我们致力为城市客户打造一个亲近自然、享受野趣、户外体验感十足的乡村营地。”东江小寨负责人刘志巧说,小寨配套有帐篷区、餐饮区、野炊区、团队拓展区、草坪区、手作区、嬉水区等区域,每周都会举行多场“荒野厨房”项目。
每到周末,孩子们在东江小寨玩得不亦乐乎。“只要有空,周末都会约上亲朋好友,带上小孩,几家人一起到小寨游玩。这里不仅可以玩亲子游戏,还能和孩子一起体验制作竹筒饭、土窑鸡和捕鱼、螃蟹、泥鳅的乐趣,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市民杨先生说。
郊野休闲游憩作为新时代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文旅新趋势、消费新场景。近年来,仙塘镇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在龙利村、红光村、观塘村等多个村落布局创新发展,打造“渔江营火”“古村新巢”“校园青创”“乡野寻趣”等一系列郊野经济新业态,南园古村、糖巢创客社区、东江小寨、贝拉小镇、隐营地、祥云·江畔小院、到·吉宿、校门口营地等项目散布在各个村落。通过这些项目,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激发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肖园 潘学球
■摄影:杨坚 ■稿件统筹: 李成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