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叶潭镇:

绘就美丽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2022-10-15 10:00:00 来源:河源日报

ed4ff7fa6ea60bd00cf28f7d57e4f853_1015004_001_01_s.jpg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的叶潭镇半埔畲族村。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36c5ded386ab074eab24c0118808c0ad_1015004_001_02_s.jpg

■东源县叶潭镇峣嶂茶叶种植基地。随着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峣嶂茶”声名日益鹊起。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c8ea054453cc7318dea99e34d8b4f54b_1015004_001_03_s.jpg

■ 东源县叶潭镇半埔畲族村东佳兴沙田柚场。本报记者 杨坚 摄

039bec82c016416f1a3ca65f4d648036_1015004_001_04_s.jpg

■ 东源县叶潭镇文径村腐竹加工户在晾晒腐竹。目前,该村有腐竹加工户16户,叶潭腐竹因口感好、质量上乘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农产品。本报记者 杨坚 摄

388d6617ea20d0926522103fcb1e37c2_1015004_001_05_s.jpg

■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的八角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核心提示

金秋十月,叶潭镇半埔畲族村的沙田柚种植基地里,一个个柚子挂满枝头,主村道旁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这是半埔畲族村发展特色产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叶潭镇按照东源县委、县政府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和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全面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域推进经济社会振兴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绘就美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画卷。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田清秀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薛盼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特色产业成规模效益显

10月9日上午,在叶潭镇文径村腐竹加工作坊内,5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晒腐竹,有的在打包。腐竹加工是叶潭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市场供不应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动力之源。近年来,叶潭镇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机遇,通过“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逐步打响了叶潭腐竹、叶潭柚、峣嶂茶等特色品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位于半埔畲族村的特色韭菜种植示范基地,是叶潭镇打造半埔蔬菜基地引进的农业特色种植项目之一。目前,半埔畲族村集约流转土地约800亩,通过引进高端农业种植企业落户,建立蔬菜基地。半埔畲族村还积极探索“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半埔畲族村农业由传统型向规模型、效益型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半埔畲族村特色的发展道路。接下来,叶潭镇将引进农产品加工、物流、冷链等相关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要素集聚,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发展,把半埔畲族村建设成为集经济效益、旅游效益于一体的宜业宜游的特色农业村。

同时,该镇因地制宜,将沙田柚种植作为 “一镇一业”特色产业,3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半埔畲族村和山下村沙田柚种植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现代化生产模式。2021年叶潭镇沙田柚种植面积为1416亩,年产柚子801吨。为打响叶潭柚品牌,做大做强沙田柚产业,叶潭镇引导3家龙头企业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目前,东源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叶潭福禄沙田柚商标,并取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权的绿色食品标志;优基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叶潭优基沙田柚商标,取得了广东省无公害产品以及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南柚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广东省无公害产品以及绿色产品认证证书。接下来,该镇计划通过包装、宣传等方式提高叶潭柚品牌知名度,形成并延伸“种植—采摘—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促进产业振兴。

此外,该镇积极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沙田柚、柑橘、腐竹加工、峣嶂茶等产业项目,全面推动产业振兴,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美丽乡村面貌一新

眼下的叶潭圩镇,街道干净整洁,摆卖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叶潭镇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叶潭镇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深入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该镇制定了攻坚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三清、三拆”和“三线”治理,深入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对街镇道路、房屋外立面、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圩镇整体形象。目前,一期街镇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排水排污系统完成升级改造,老街道路路面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推进中。持续推进叶潭河河滨步道提升改造,对叶潭河沿河两岸铺设柏油路面,增设路灯和垃圾箱等设施,加固河堤等,努力提升叶潭河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形象。此外,叶潭圩镇外立面升级改造及镇标落地工程正在设计中,规划统一打造叶潭特色外立面、修建人行道,实现圩镇全线柏油路面,建设统一整洁、魅力宜居街镇。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该镇通过打造半埔畲族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示范带动其他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该镇紧扣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对半埔畲族村17栋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美化绿化村内环境,点缀畲族少数民族元素,推进碧水步道及“四小园”建设,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叶潭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补齐各项民生短板,推动民生项目加快实施,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叶潭镇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契机,统筹推进全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通行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实施S230线吉双公路建设及沿线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目前吉双公路路面硬底化已全面完工,“美化、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工程正在加快实施中;推进叶琏公路、半埔畲族村Y644公路路面提升工程,对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沿线排水、交通标识等基础设施,完善全镇交通网络,方便群众出行;升级改造村道和安全防护工程,优化镇内交通网络体系。同时,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叶潭河水环境治理,推动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再提升,美化绿化“一河两岸”;完善乡村集中供水体系,实施双头、双坪、双下、红坑集中供水项目和半埔畲族村、车田村、吉步村安全饮水户户通工程;整治削坡建房和地质灾害风险点,推进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