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 发展活力势头强劲

2022-10-12 16:00:26 来源:河源日报

4245e144065a2b3afe01db83cf3b6802_1012019_001_01_s.jpg

■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锻造车间

6c1fafa6308973cda79dc236e87cfe8b_1012019_001_02_s.jpg

■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河源东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东源智电科技孵化器

3d4b2e07bc9a31205aabcd6386e84566_1012019_001_03_s.jpg

■在仙塘镇政务服务大厅,县里下放到镇的281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238项可以在这里集中办理或受理。

1373177bc84f0a8501b5437b0583cd79_1012019_001_04_s.jpg

■东源县人才驿站

核心提示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源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部署要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攻坚克难,各项改革创新扎实有效推进,党政机构改革、乡镇体制改革等顺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激发了发展新活力,培育了发展新动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人才看好东源、集聚东源、投资东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入驻东源智电科技孵化器的河源市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生产的AI智能语音翻译机系统及智能穿戴系统热销国外,订单接踵而来,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一家“高颜值”的“微企业”。

河源市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引进、孵化的一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微企业”,是东源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体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东源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作和高企倍增与树标提质计划,推动产学研合作,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与新动能。开全市先河设立正科级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全省唯一的县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彭寿院士团队合作成立浮法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源分中心,采取引进和孵化相结合,解决东源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需求问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了东源产学研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东源围绕科技创新,深度开展产学研工作,深入推进高企“倍增计划”和“树标提质”行动计划,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获评“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研究院及东源智电科技孵化器先后获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指导旗滨节能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富马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指导鑫达科技、旗滨硅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推动东瑞集团申建省重点实验室;县产业园内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总量达81家;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博士工作站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创新型企业1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市级各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0%以上。2021年以来,全县投入技改资金约7.92亿元,推动16家企业技改创新,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新增上规企业28家,集品科技等7家在库培育企业年内可实现上规。

打造乡镇体制改革示范镇 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为全县乡镇体制改革示范镇仙塘镇,目前县里下放到镇的281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238项可以在镇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或受理,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仙塘镇只是东源在完成乡镇体制改革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去年6月以来,根据市委编办工作安排,东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完善乡镇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实事为目标,以强化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主要任务,通过打造仙塘、顺天两个乡镇体制改革示范镇,以示范促规范、以行动带全盘,推动全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构建履职顺畅、机制健全、运转高效、服务到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把全县乡镇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区域服务中心。

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启动后,东源县第一时间成立了改革示范行动工作专班,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责任担当。县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改革示范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并制定印发《东源县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方案》及综合执法平台、综合治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规范建设工作指引,确保改革示范行动按时高效推进、有序落实落地。

在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中,东源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任务,从六个方面工作着手{着力厘清县镇(乡)权力责任边界、打造便民服务样板、构建履职尽责新格局、筑牢基层现代化治理坚强堡垒、推进行政执法权限与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实现事权财权相匹配},突出“四个聚焦”,确保改革示范行动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产业发展最终取决于“软环境”。东源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打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环境,努力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广大企业在东源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对标对接机制体制。东源对标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提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对标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着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对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立产权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动法治建设保障服务融入大湾区建设,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完善营商环境监督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东源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链办理”,推广容缺受理、预批复制度,实现集成办、极简办、全程帮办代办,真正让企业一门心思抓发展;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全覆盖试点改革,推动行政审批全面加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完善投融资运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一镇一改革”,建立镇级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东源特色改革品牌。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 讯 员 白兰舟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黄赞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