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

牢牢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022-06-24 10:22:02 来源:河源日报

bb7d06b42a84446911073a0bca2094dd_0624004_001_01_s.jpg

■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已建成千亩智慧农场,成为东源县省级现代丝苗米产业园的核心区之一,进一步巩固了东源全省产粮大县的地位。 黄赞福 摄

7009bbc087fca61a69780bb9ed8184a9_0624004_001_02_s.jpg

■东源县涧头镇乐源村通过实施垦造水田项目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杨坚摄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东源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部署要求,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切实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了市下达给东源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杨柳

成效篇

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

东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定《东源县乡镇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地方党政年度绩效考核,落实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东源按照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占水浇地补水浇地”的原则,全力推进耕地恢复试点项目及“进出平衡”工作,根据对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面积的对比分析,全县实现了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占水浇地补水浇地要求;按照按需定垦、稳步推进,坚持以占定补、以补定垦,科学制定垦造水田任务计划,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通过了市政府2020年度县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东源的耕地保有量任务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

攻坚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

措施一

东源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严起来”的工作要求,把不实耕地整改工作作为保护耕地首要任务,采用高位化推动、扁平化协调、一体化推进的模式,全力以赴攻坚,在全县大力开展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据该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不实补充耕地整改项目共开展红线范围内整改面积20355.83亩,目前部级已审核通过全部(80个)项目,按政策扣除坡度系数后,审核通过的耕地指标为16943.7亩,水田指标346.3亩。

东源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但落实了国家下达给东源的整改任务,保住了全县的耕地指标,而且保障了盐东现代物流园、灯塔盆地核心区、东源医共体等重点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需要。更值得一提的是,东源在耕地保护制度上勇于探索创新,全面落实以“进出平衡”为核心的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充分利用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成果,重点对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其他农用地或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非粮化”行为实行严格管控,其主动申报省级耕地恢复和“进出平衡”试点工作在省调研组会议上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赞许。

坚持高位化推动。东源把不实耕地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储备补充耕地整改领导小组,严格对照要求,自我加压,认真分析,加强研判,分解任务,细化完善“路线图”“时间表”,将这项工作细化为“三大攻坚战”(整改攻坚战、耕种攻坚战、验收攻坚战),以时间倒逼进度,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施挂图作战,严格落实“一项目、一责任人”制度,将责任落实到镇、到村、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不实耕地整改顺利高效推进。

坚持扁平化协调。东源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二次深入镇、村检查指导,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现场研究协调,镇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县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共派驻53名业务骨干实施驻点指导,全天候推进落实整改工作,重点对项目涉林、种植等关键问题进行“一地一策”、分类指导。驻点人员白天到各整改点核准整改面积、指导种植,协助各乡镇做好涉地农户思想,晚上及时辅助各乡镇统计当天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宗一宗抓进度,形成推动工作强大合力;建立“一天一汇报、三天一督办”工作制度,落实完善奖惩制度,对完成整改任务的乡镇给予一定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以制度倒逼工作落实,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

坚持一体化推进。东源面对涉及步骤多、整改时间紧等情况,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同步出台《东源县补充耕地项目涉林及林果类农作物整治工作方案》,要求项目范围内各类“非粮化”作物限期完成退出并改种粮食作物,有效破解了整改过程中“非粮化”作物的突出问题;坚持整改耕种验收同步抓,统筹备足整改所需粮食种子,根据天气预测做好耕种准备,确保了土地整改完成同步完善耕种工作;坚持严格按照“边整改边耕种边测量”的方式推进整改,对仍有整改潜力的地块继续推进整改并同步做好育苗工作,对已整改的项目及时验收报备,对整改不到位的项目及时提升完善,确保整改、耕种、验收三同步。

科学稳步推进垦造水田工作

措施二

东源把推进垦造水田工作作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建设用地占补需求,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省、市的部署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责任与要求,坚持科学统筹规划,高质量稳步推进。

据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20年,全县实施垦造水田项目4个,项目面积2019.36亩,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2021年,全县实施垦造水田项目11个,项目面积2517.26亩,项目已全部完成立项招标工作,已动工项目8个,即将动工3个;2022年,全县垦造水田任务800亩以上,选址在船塘、顺天、灯塔3镇,面积约1500亩,目前船塘、顺天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阶段。

接下来,东源将对未验收、在施工项目加强项目监管力度,组织工作专班每天进行督查,实行进度每天上报,对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协调,确保垦造水田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