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县扎实推进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1-08-24 09:35:30 来源:河源日报

■东源县下放到仙塘镇的281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238项可以在镇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或受理。杨坚 摄

核心提示

今年6月以来,根据市委工作安排,东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完善乡镇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实事为目标,以强化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主要任务,通过打造仙塘、顺天两个镇体制改革示范镇,以示范促规范、以行动带全盘,推动全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构建履职顺畅、机制健全、运转高效、服务到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把全县乡镇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区域服务中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全县构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当好全市“示范区”“排头兵”建设主力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高位谋划部署

改革示范行动有序落实落地

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6月初,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启动后,东源县第一时间成立了改革示范行动工作专班,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责任担当。县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改革示范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制定印发了《东源县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方案》及综合执法平台、综合治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规范建设工作指引,确保改革示范行动按时高效推进,有序落实落地。

该县重点从六个方面工作着手,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深入开展:着力厘清县镇(乡)权力责任边界,编制乡镇权责清单;着力打造便民服务样板,梳理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目前有238项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示范镇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或受理;着力构建履职尽责新格局,完成县级经济社会管理职权交接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全县执法资源配置;着力筑牢基层现代化治理坚强堡垒,建立健全“三大平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规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着力实现事权、财权相匹配,不断加强财政经费保障,研究制定了《东源县乡镇财政保障方案》,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保障机制,强化示范行动工作专项经费保障,确保改革示范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东源相关责任部门在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中主动作为、主动有为,县委编办统筹优化乡镇党政机构,下沉编制资源到各乡镇,牵头抓好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落细落实;县司法局举办综合行政执法培训班,制定下放乡镇执法事项的《执法指南》,明确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梳理汇总综合执法事项通用法律文书;县政数局制定乡镇权责清单,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组织乡镇公共服务部门和窗口工作人员日常和岗前培训。

突出四个聚焦改革 示范行动成效初显

8月20日下午4时许,仙塘镇村民陈炳初来到镇政务服务大厅,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为其今年考上大学的女儿申请奖学金的事项。该大厅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里下放到仙塘镇的281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238项可以在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或受理,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县乡镇体制改革示范镇,仙塘镇是东源县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两个月以来,东源县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任务,突出“四个聚焦”,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聚焦服务便民,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在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工作中,东源县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目前,“一网式”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及各类自助申报等智能化设备已进驻示范镇,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可代办代理民政、农业农村、社保、医保、卫健、法律援助、退役军人事务等相关便民服务工作,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比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业务申请,过去群众要跑乡镇政府、县民政局、县政务服务大厅等处才能办理,现在只要到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就可办结,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普遍赞誉。

二是聚焦资源整合,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效率得到提升。通过推进机构整合、平台整合、人员队伍整合,化解基层“看得见管不了”难题。乡镇综合执法平台可以统筹指挥辖区内派出所、自然资源和市场监管等基层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大大提升了乡镇统筹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执法力度显著增强,执法效率显著提高,执法成本显著降低。通过开展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乡镇执法权限进一步明确,执法力量和执法信心得到增强,拆除违规违章建筑、整治“六乱”等工作稳步推进,基层治理更高效。

三是聚焦互联互通,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化水平得到提升。东源县以乡镇综合治理委员会为依托,构建“镇—村(居)—组”为区域范围的网格化管理网络,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镇级综合治理委员会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以仙塘镇为例,通过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仙塘镇成立了镇综合治理委员会,将司法所、派出所等派驻机构与镇相关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纳入成员单位,制定完善联动、联调体制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网格化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四是聚焦政策保障,基层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提升。该县坚持“配备年轻干部、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优先职级晋升”的正确导向,大胆提拔任用基层干部;有序推进干部交流,推动乡镇基层一线干部与机关部门干部的双向互动,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东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日前召开的全县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示范行动现场会要求,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做好乡镇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机构职能体系改得更顺畅、更协同、更高效,进一步激发发展潜能,提升工作效率,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河源主动参与、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全面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东源力量。

■统筹: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欧志科 张小龙

■组稿:本报记者 田清秀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张浩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