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新时代客家特色乡风文明建设
全面提升现代乡村综治水平
■顺天镇金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东源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索文明实践所(站)示范点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杨坚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张小龙 记者日前从东源县委政法委获悉,东源将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加快新时代客家特色乡风文明建设,确保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行之有效、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东源将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乡)镇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开展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创建,选树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样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推动下放更多的管理职权到(乡)镇一级,支持(乡)镇级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织密“党建为村”网络平台,推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
东源将加强村级党组织对村庄其他组织的统一领导,推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议事协商机制建设,创新议事协商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小组建设,积极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开展新一轮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妥善调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整治“村霸”等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与村“两委”换届同步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开展雷电灾害隐患排查,完善村委会、候车亭等农村公共场所防雷安全设施建设;强化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加强农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和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市政消防给水设施等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建强村(社区)微型消防站,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东源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传播、继承创新优秀传统客家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客家农耕文明新时代内涵;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点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推进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推动县、镇、村三级文明联创,力争2025年底全县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到60%;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南粤家风”工程,推广红白理事会做法,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