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全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三箭并发”建设美丽乡村
■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灯塔盆地(顺天)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大坪村田园风光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体验、观光。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张小龙 记者日前从东源县乡村振兴局获悉, 东源全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持优化提升规划、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三箭并发”, 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环境基础整治成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东源全面优化提升镇、村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今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镇、村布局;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立足现有基础,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乡村风貌和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确保乡村建设等各类空间开发建设活动有规可依;加强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整治历史遗留违规乱建问题,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在科学规划下有序有力推进。
东源实行标本兼治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圩镇建设统筹发力,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圩镇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环境基础整治成果,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域圩镇、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质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持续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与管护一体推进,到2025年全面建立村庄保洁机制和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机制;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推进“清四乱”“清漂”常态化、规范化,有序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地区自然生态型、乡野型碧道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东源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到2025年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实施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继续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以及“两违”建筑整治清拆,到2022年75%的行政村完成整治任务,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整治任务;健全农房建设质量监管体制,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农村“三线”整治,在2023年9月底前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到2025年全面完成“三线”整治任务;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统筹推进县、(乡)镇、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条件的(乡)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因地制宜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到2021年实现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2022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推进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及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