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创新“3+N+X”模式
构建社区“双报到”共建服务新格局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巧 邱劲泽 今年以来,东源县把“双报到”活动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探索“3+N+X”模式,以县城3个社区为中心,统筹区域内N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X个在职党员在“八小时外”到社区开展共建服务,切实打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有79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共212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服务。
汇聚党建整体合力,推动社区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针对基层党组织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等问题,东源县全面盘活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力量资源,建立收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逆境群体“微心愿”等“三张清单”,按照“社区所需、单位所有、党员所长”的原则,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认领环境整治、政策宣传、调解纠纷等7项志愿活动,努力营造为群众办实事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启动重点民生项目247个,为群众办实事858件,征集逆境群体“微心愿”226个。
健全社区共建机制,推动社区由“各自为政”向“齐抓共管”转变。针对基层党组织“一头热一头冷”和“建而不联,联而不合”等问题,建立轮值制度,明确“双报到”每个服务周期的最低时长和党员人数,确保服务活动在时间轴上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社区、各成员单位之间共建事项“双向清单”,对共建事项目标任务、牵头部门、配合单位、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等予以明确,形成难题同解、大事同办的新格局。同时,建立在职党员个人自评、群众测评、社区考评、县委总评的考核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常态。
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推动社区由“被动接球”向“主动发球”转变。针对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开展社区与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与成员单位结对共建,单位党员与社区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搭建为民服务舞台,为社区注入活力。如崇文社区组织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到东福花园开展义诊活动,建设路社区联合县人社局、医保局和社保局开展“送政策、惠民生”党日活动,深业路社区组织“双报到”党员开展卫生整治活动等,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