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双江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打造清新网红小镇
■双江镇寨子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双江镇寨子村开发建设中的半月湖
■双江镇寨子村驿站
■经过实施外立面改造,双江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核心提示
7月的双江,是香甜的味道,“状元瓜”(双江西瓜)、葡萄、百香果等水果相继上市,风中都带着瓜果的香甜味,犹如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双江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县委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五大振兴”和“古道明珠、万绿果乡、养生胜地、多彩双江”发展定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兴旺,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驿道助农,推动 “农业大镇”向“农业名镇”转变,乡村振兴发展驶入快车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双江概况】
双江镇位于东源县西北部,万绿湖北侧,与灯塔镇相邻,属粤北生态区。全镇下辖11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其中移民7000多人),辖区面积12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万亩,常用耕地0.8万亩,林地面积14.2万亩,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水果产业发达、人文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优势在农业,特色在水果。目前,全镇有“一村一品”农业庄园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区域农业品牌3个(双江西瓜、下林米酒、西施柚)。
2020年,双江镇党委下设党总支4个、党支部18个。有中共党员675人,预备党员12人,其中35岁以下136人、女性165人、少数民族1人;全年发展新党员12名。
【文化历史】
双江镇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资源丰富,主要名胜古迹有粤赣古驿道(双江段)、赵佗故城遗址、半月湖景区、桥头圩桥遗址、黄招强故居、寨子村研学基地、白鹭湿地长廊、增坑村中三叠世晚期菊花石化石群、桥联村崇德高级小学旧址、双江村雄镇楼、珠坑自然村马腰磜瀑布、高陂村市级保护文物客家古屋等。双江段古驿道是粤赣古驿道(河源市)保存最完整的其中一段,全长49.98公里,其中主道约15.5公里,支道累计长34.48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走进双江镇,眼前一排排飘着“蓝丝带”、头戴“灰帽”、身着“白衣”的房子,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双江镇总投资约1200万元的万绿蓝移民风貌小镇改造成果之一——“灰帽白衣蓝丝带”外立面改造,全力打造清新网红小镇,进一步营造休闲游乐“养生谷”环境。
近年来,双江镇以建设全县四大乡村振兴示范片之一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火车头”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百日大会战和决胜全面小康百日攻坚战活动,通过管控绿水青山、延伸产业链条、优化道路交通、提升公服配套、传承历史文化、补齐民房规划风格短板、点线面美化绿化等七大路径,相继完成示范片的自来水、村道、亮化、节点打造项目和庭院美化、绿化、外立面改造项目,将全镇的主要人文景观、产业基地、古驿道遗迹等串联起来,形成共建共享、景观风格与乡村风貌协调统一的连片发展共同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2020年以来,双江镇相继完成了半月湖网红景点4.087公里环湖步道建设,古驿道巩固提升项目“一站二堂三道四馆”(下林二级驿站,寨子驿站学堂和崇德学堂,双江、下林、桥联三段古驿道本体,状元馆、客家农耕文化馆、杜康文化馆和战斗英雄故居纪念馆)建设,镇文化健身广场7.2万平方米绿化改造,以及街镇、桥头村、寨子村13公里主干道的绿化工作,种植了满堂红、异木棉花等绿化树,给双江网红小镇建设锦上添花。
今年来,双江镇结合全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掀起新一轮城乡项目建设大会战热潮。双江镇委书记陈飞燕介绍,今年,双江镇以无负今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确保蓝莓种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供电所道路扩建工程、万绿蓝配套升级改造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双江“万绿蓝”移民风貌小镇改造工程及万绿村旅游度假等项目建设保持良好推进态势。目前,蓝莓种植项目已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供电所道路扩建工程已完成40%的工程量;万绿蓝配套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60%的工程量;乡村振兴示范片项目已完成80%的工程量;双江“万绿蓝”移民风貌小镇改造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万绿村旅游度假项目已完成本年度固投量的40%。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一线,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春耕情况,针对春耕期间出现的旱情,迅速召开会议分析部署,快速开放水库放水或购买抽水机等物资送水,为群众春耕抗旱提供了保障。进入汛期后,该镇组织镇、村两级民兵营在神前水库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全镇洪涝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圩镇举行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500余张,让群众熟知防灾减灾知识,以更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等。
坚持产业振兴,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得乡愁闻得瓜果飘香”,这是记者7月15日进入双江镇界看到的宣传标语。进入山清水秀、生态秀美的双江镇后,记者品尝了远近闻名的双江西瓜、葡萄等水果,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双江瓜果飘香的魅力。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没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就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全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双江镇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动抢抓“一村一品”政策机遇,以建设“示范园”为抓手,大力推进以蓝莓为“月亮”,以“状元瓜”、西施柚、葡萄、百香果、苹果柿、花卉、药材等为“星星”,实现“众星捧月”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据统计,目前,双江镇特色水果种植总面积达8000多亩,其中“状元瓜”2300亩、蓝莓1800亩、蜜柚1500亩、沙糖桔1200亩、百香果450亩、葡萄400亩、沃柑230亩、苹果柿100多亩。全镇现有“一村一品”农业庄园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区域农业品牌3个(双江西瓜、下林米酒、西施柚),有农家乐、农村菜馆和乡村民宿共10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27家。其中,2020年该镇新增西瓜种植面积500亩,扩种蓝莓1400亩,成功申报市级龙头企业2家,“一村一品”农业庄园3家。去年8月,该镇兰溪村(西施柚)、桥头村(百香果)、高陂村(菜干)、双江村(双江西瓜)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与此同时,双江镇充分发挥生态、驿道、生态等资源优势,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共创美好生活”这一目标,规划了“春夏秋冬”四条旅游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在古驿道上徒步回味历史沧桑,可以“慢下来”;在半月湖、白鹭湿地长廊体验山水情怀、休闲养生、聆听自然,可以“静下来”;在梨花屋舍、“晴耕雨读”研学基地、万绿村休闲度假区赏山水风情、闻瓜果飘香、品“河源茅台”,享受山谷清风,体验远离城市喧嚣的假期,可以“留下来”。
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近年来,双江镇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古驿道配套设施,推进古驿道示范片“网红”景区建设,完成了半月湖安全护栏建设和周边景观树种植,完成“晴耕雨读”连廊和研学基地建设,完成了“万绿蓝”移民风貌特色小镇项目(一期)和街镇道路升级、穿衣戴帽、“三线”改造、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万绿蓝”成为双江街镇特色移民风貌小镇的标志。接下来,该镇将争取资金启动“万绿蓝”移民风貌特色小镇项目(二期)建设,对双江镇“南大门”(高陂村沙岗小组)村民建筑实施外立面改造整治,继续推进主干道升级和美化亮化等工程。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要素保障,大力推进万绿村旅游项目建设,让游客在“慢下来”“静下来”体验双江独特的乡村旅游风景后,既能“留下来”,以后“还想来”。
■策划: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朱映真 ■组稿:本报记者 田清秀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朱敏芳 赖敏捷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