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东江战鹤塘
“肉搏山头横眉冷看一连蒋军全歼灭;血溅江边俯首哀悼四位烈士共牺牲。”
这副挽联,是时任粤赣湘边纵队参谋长严尚民写下的,用来祭奠在鹤塘战斗中血染疆场、英勇牺牲的四位烈士。
1948年12月2日,5000多军民聚集在河西的曾田,举行鹤塘战斗胜利庆功和死难烈士公祭大会,为沉痛哀悼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战友,心情沉重的严尚民亲手书写了这副挽联,悬挂在会场一侧。
鹤塘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九连地区“五战五捷”中的第三场战斗,于1948年11月29日发生在曾田鹤塘村。
鹤塘村是东江上的水陆要冲,位于黄田镇的东江西岸,北与蓝口镇的派头村相邻,南边是乌泥村,东边是东江河,西边翻过缺牙山就是曾田镇的甫田村。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水路交通与陆路交通交接处,过往商船在鹤塘码头上货、卸货,运往曾田、上莞等地,这里也是商船补给的地方,当时异常热闹。
现在,老码头已经荒废,人们在下游20米处又建设了一个新码头。鹤塘战斗的主战场设在老凹自然村,从新码头上岸往南走500米,可以见到一座小山。小山位于老凹南边,高约30米,耸立在东江边,鹤塘战斗就发生在这里。2011年,东源县人民政府在山脚下立了“鹤塘村战斗遗址”纪念碑,碑高1.5米,碑上刻有简略的文字,记载了鹤塘战斗经过和结果。
阅读碑文,我们能想象出当年那场战斗的激烈场景。
当时,全国解放战争正轰轰烈烈进行,各地解放区总的形势进一步向好。而在九连解放区,我军相继取得白马和大湖战斗的胜利后,粤赣边支队控制的九连解放区更加牢固,游击区扩大了不少,军民士气愈发高涨。为了创造更加有利的作战条件,为我军进一步扩大解放区奠定社会物质基础,九连地委和粤赣边支队领导经过周密研究,决定大力发动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掀起一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分田分地的农民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得到了解放区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促使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于是,粤赣边支队决定将主要的军事斗争转移到老隆至仙塘一线的东江沿岸。
国民党部队知道我军将九连武装力量转移到老隆至仙塘一线的东江沿岸活动意图后,上层军官急得不知如何应对,下层士兵军心开始不稳定。为了保住地盘,他们不断加强在东江上游的军事据点老隆、蓝口的军需供给,从东江河道运输军需物资时格外警惕,并加大了护航力度。
1948年11月的一天,粤赣边支队得到情报,29日有一支国民党船队运输军需物资从河源县城经柳城往老隆,护航的是国民党军保五团。和此前担负护航任务的梁桂平税警团相比,保五团更有战斗力,而且保五团总结了税警团在白马遭伏击的教训,护航兵力增强为一个加强连和一个排。保五团的护航队装备精良,夹江而上,以西岸为主力,东岸为配合,沿途进行严密搜索。
粤赣边支队领导认为,这是伏击消灭敌人、壮大自己的又一个战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抽调三团、四团以及桂林队、珠江队、九江队和云南队参战,在鹤塘码头附近伏击敌人。战前,粤赣边支队作了周密部署:主力三团、桂林队担任主攻任务,埋伏在西岸山地,从正面拦截敌军,同时集中火力封锁江面,防止敌船队强行冲关;珠江队、九江队和云南队埋伏于上下游的战场外围,截断敌人的逃跑路线。四团的任务是在河东牵制东岸的敌人。
白马伏击战和狮子脑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军心,战士们听说又要打仗,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各连立功创模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上至连长、指导员,下至战士,纷纷向领导表决心,坚决打好这场战斗。桂林队在战斗英雄曾超常、曾宏德的带动下,立下了洒血夺红旗的誓言。
29日天亮前,粤赣边支队各战斗部队按战前部署,进入伏击阵地隐蔽。
天刚微微亮,敌人船队的“突突”声就传到了阵地上。船上物资用帆布裹得严严实实,每一条船吃水都很深,吃力地逆水而上。看着满载军需品的敌人船队,我军指战员喜上心头。当西岸护航敌人全部进入我军伏击圈时,严尚民一声令下,桂林队集中火力,机枪、步枪齐开火,几十个手榴弹从山上飞向敌人,敌人没反应过来,就被打死炸死五六个。国民党保五团确实训练有素,他们急忙组织反击,与我军展开了激战。三团和桂林队痛击西岸敌人先头部队之时,东岸的敌人隔江以重机枪火力向桂林队猛烈还击,企图掩护西岸敌人冲出包围圈。埋伏在东岸的四团立即对敌人发起攻击,此时敌我双方在两岸全面交战,东江鹤塘河段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我军全体官兵机智勇敢,顽强作战,抓住有利战机,多次组织冲锋。东岸敌人很快被四团击垮,慌忙向下游逃跑。我军主力三团和桂林队以强大火力将西岸敌人围堵在江边,使敌人陷入绝境。经过一阵激战,敌人见势不妙,乱作一团。
在现场指挥的严尚民、郑群等,抓住敌人乱了阵脚的时机,指挥部队缩小包围圈,加强有效射击,并大声喊话:“国民党已穷途末路,别再顽抗了”“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战斗到上午9时多,我军最终取得了鹤塘战斗胜利。
鹤塘一战,国民党保五团除一部分突围逃命,被我军击毙敌人35人、击伤若干人,俘虏14人。我军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2挺、步枪30多支、迫击炮弹6箱、子弹3000多发、军用物资一批。我军阵亡4人,5人负伤。
战斗结束后,我军在曾田举行庆功大会,并公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4名烈士。在立功评比活动中,桂林队因作战英勇,战功显著,获授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钢铁连”称号。
在鹤塘战斗前,当地党组织对村民进行了动员,让全村数十户人家全部撤出了战斗区,同时组织人力支持部队作战,提供后勤保障。战败后,敌人曾组织力量回村复仇,整个村庄被洗劫一空。
历史证明,胜利最终属于人民,鹤塘是一个经过战火燃烧的地方,是红色之火传承不息之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今的鹤塘青山绿水,生态文明,交通便利,村容整洁,村风纯正,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目前,鹤塘村“两委”正在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准备重建鹤塘战斗遗址,并拟将山下一处荒废古宅进行修缮,辟为鹤塘战斗纪念馆。而在鹤塘战斗遗址南边不远处,一条跨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着。
备注:主要参考了《东源县党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相关文章。
■河源日报社 东源县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欧志科 张小龙 ■撰写:叶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