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百日攻坚行动:
成功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正在建设中的盐东现代物流园,目前已有一批大物流企业入驻建设。
■2020年12月,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东源百日攻坚大会战工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核心提示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与龙头。为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和进度,2020年以来,东源县审时度势,创新作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主抓手,以推动项目建设化危为机稳增长实现弯道超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三轮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大会战,进一步做大都市经济堆头,加快实现乡村“五个振兴”,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为全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蹚出一条新路子”,探索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东源“融深”“融湾”绿色发展新路,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胜利”,“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正释放出强大的“虹吸效应”。
目前,东源全县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决战姿态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奋力推动灯塔盆地开发建设,加快河源滨江新城区建设,奋进经济强县,当好“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主力军,努力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成效更好、成色更足。
第一轮百日攻坚战:实现后疫情时期经济大逆转
2020年7月,东源审时度势,创新作为,在科学谋划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做强东部资源经济组团、做优西部生态旅游组团、做大南部都市经济组团与做实北部现代农业组团)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城乡建设百日大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于是乎,一场以项目建设为主题、分类推动“四组团”提效破局、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与进度的城乡建设百日大会战在东源城乡大地如火如荼展开。
据悉,全县纳入百日大会战的项目有202个,投资总额867.9亿元,涵盖生态旅游、交通、水利、电力、生态农业、康养、教育、环保、卫生、城建、文体、物流、园区、城市综合体、智能制造、汽车配件、电子科技、人居环境提升等领域,这些项目不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且事关百姓福祉。仅一百天时间,全县就完成前9个月的60%固定资产投资额,推动1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固投约17.37亿元。百日大会战彻底改变了去年疫情防控初期项目建设基本停滞的局面,东源大地到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东源以百日大会战为抓手,创新招商模式,于2020年4月8日在河源县区中率先通过“云签约”和“直播动工”方式成功举办春季产业项目活动,共有8个项目签约、7个项目动工,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81.9亿元,其中14个工业项目投资主体中的10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月24日、26日、28日,东源分别在深圳、东莞、广州成功举办三场招商推介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两个行业开展专场招商路演,250多家企业慕名而来,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关注东源、投资东源。
百日大会战进一步优化了东源投资环境,社会各界越来越看好东源的发展前景,中铁二十三局、深圳能源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中铁隧道局、敏捷集团、铜锣湾集团等一大批大型央企、省企、民企在东源设立分公司,东源的“虹吸效应”正在加速释放,成功实现后疫情时期经济大逆转。特别是在秋季产业项目落成活动中,22个项目集中签约,23个项目集中动工,17个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总投资达325.8亿元,参加活动的企业家们纷纷对东源投资环境点赞,表示对东源投资环境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轮百日攻坚战:“东源速度”推动经济稳健增长
2020年12月28日,东源在深圳盐田(东源)产业共建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成功举行东源县2020年冬季产业项目落成暨决胜全面小康百日攻坚战现场检阅活动,215个项目现场签约、动工或竣工投产,东源县新材料产业园“落地”开工建设,深圳、广州、珠海3市的东源商会首批企业联系乡村行动正式启动。
据悉, 现场签约项目32个、动工项目100个、竣工投产项目83个,投资总额422.95亿元,涵盖工业、教育、医疗、交通、市政、农业、商业、金融、旅游、环保等各个领域,精准在“四组团”落子、开花、结果,且有一大批项目是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东源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签约、动工或竣工投产的42个工业类项目大部分属于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且有10个项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推动东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也为东源“十四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源在第二轮决胜全面小康百日攻坚战中,列入攻坚行动项目189个、总投资820.3亿元,带动省市重点项目超时序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25.5%,为“十三五”规划收官画上圆满句号。
经过两轮百日攻坚大会战,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4.5%,比全国和全省均高出2.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出3.2个百分点,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河源市排名第一。
“东源速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领导到东源调研时提出,东源招商工作达到了广州、深圳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招商体系,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增强发展的动力源,为全市招商引资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轮百日攻坚战:项目建设助推“四组团”开新局
“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冲刺”。东源按照“紧”的总基调,根据今年工作分“三步走”的部署安排,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把项目建设作为今年经济发展和推动“四组团”开新局的主抓手,于3月18日召开全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动员会,吹响了项目建设攻坚决战集结号,全县上下以学史力行的昂扬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掀起了项目攻坚、开创新局的热潮。
据悉,全县“四组团”纳入百日攻坚大会战的项目有224个,总投资811.6亿元。其中东部组团有项目37个(总投资约156.8亿元)、南部组团有项目100个(总投资约403.7亿元)、西部组团有项目28个(总投资约129.1亿元)、北部组团有项目59个(总投资约12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55个(总投资约249.2亿元),社会投资项目69个(总投资约562.4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交通、电力、现代农业、资源深加工、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
东源以百日攻坚大会战为载体,成功举办了系列经贸活动,招商选资成果丰硕:3月30日,举行总投资180.9亿元的4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4月17日,举行深圳夏季联合招商推介会,引进20个总投资达43.47亿元的优质项目;4月28—29日,举办首届万绿湖全域旅游发展高峰论坛;先后引进了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的东源县城乡基础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180亿元的高纯石英和碳化硅单晶硅一体化硅产业项目落户东源。目前,东源全县上下以决战姿态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224个项目建设扎实高效推进,“四组团”优势日渐凸显。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东源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9.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8.4%;规上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53.9%;固定资产投资额31.1亿元,增长83.2%;商品房销售面积40.96万平方米,增长152.6%;社消零总额14.6亿元,增长2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亿元,增长44.0%;税收收入6.9亿元,增长45.1%。去年以来,东源有34个工业项目签约,32个工业项目动工,21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额达247.5亿元。
成效一
在项目建设最前沿锻炼干部成长
工地就是阵地,项目就是考场。东源要求,全县上下在百日攻坚大会战中要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在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攻坚发力,紧“咬”项目不放松,跑出东源“项目招商速度”与“项目建设速度”,在推进项目建设中赛龙夺锦、争先创优竞风流。
三个百天夜以继日,三个百天风雨无阻。在三轮百日攻坚大会战中,东源上下众志成城、迅速行动,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务实作风与实干精神,集中时间、精力、财力与物力,以“引进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作为大会战主攻方向,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班子、一张实施时间表”的责任体制,强化攻坚调度、督办、考评与协作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目标、细化分工、挂图作战,以倒逼、倒推、倒查统筹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抢时间、提效率、保质量、赶进度,确保大会战交出高质量的“答卷”。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百日攻坚大会战领导小组,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冲锋陷阵,在一线推动项目建设,确保挂钩项目建设实现“一周一个小变化,一月一个大变化”;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项目建设最前沿当好“项目局长”“项目书记”“项目镇长”,以非常之措推动项目建设,在全县迅速掀起了项目建设新热潮,用三个百天接续奋斗交出了一份有含金量的成绩单。
阵地就是战场,考场就是赛场。在三轮百日攻坚大会战中,东源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投身攻坚战,千方百计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比作风、比斗志、比效能,拼勇气、拼干劲、拼智慧,战出了大干快上之势,战出了一往无前之势,战出了攻城拔寨之势,成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考察干部的“赛场”。东源以百日攻坚大会战为契机,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多项措施激励干部攻坚担当,坚持实绩为准、实干担当,真正把推动发展有作为、基层工作有成效、服务群众有情怀、狠抓落实有办法的干部发现储备起来、培养使用起来。特别注重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经济发展等“五条战线”主战场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大胆提拔表现优秀的干部,2020年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中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干部40名。
成效二
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有效抓手
东源作为省“一核一带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山区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东源最根本的县情和最大短板。为此,东源按照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河源市委“两个河源”发展思路,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区域发展理念,改变按地理方位简单划分县城与各乡镇的传统思维,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2020年,东源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学谋划并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通过开展二轮百日攻坚大会战,“四组团”建设在困局中实现开篇起步,构建起了“1+1+1+4”组织体系,形成了精力向组团集中、力量向组团集结、要素向项目集聚的崭新工作格局。特别是各组团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初步形成了南部组团做大都市经济、北部组团做实现代农业、东部组团做强资源经济、西部组团做优生态旅游的发展格局,有力推进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支撑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四组团”建设是东源贯彻落实省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要求、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长远战略,是贯彻落实市委“两个河源”发展思路、当好“示范区”“排头兵”的具体行动举措,也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力抓手。今年开春伊始,东源面对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快速恢复态势,“早”字当头谋划经济工作,迅速召开全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动员会,接续推进“四组团”建设,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目前,东源四个组团发展齐头并进再开新局,南部都市经济加快破局,东部资源经济开篇启航,北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西部生态旅游优化升级。四个组团较好地避免了组团之间、乡镇之间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各乡镇、各组团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各美其美,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确保了东源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探索出一条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新路径。
□ 组稿: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邱劲泽 □ 摄影:本报记者 黄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