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绿水青山间的“红色祠堂”

——原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和第一个基层党组织诞生地

2021-05-27 10:26:43 来源:河源日报

■东源县康禾镇曲龙村的“红色祠堂”——杨氏祠堂是原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和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诞生地。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欧志科 张小龙

■撰稿:吴楚生 

■摄影:杨坚

■河源日报社 东源县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镶嵌在金山银山上的“红色祠堂”,是历史留给东源县康禾镇曲龙村的一笔比金山银山更为宝贵的财富。“红色祠堂”——杨氏祠堂,是原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和第一个基层党组织诞生地,它像一颗闪亮的红宝石,在绿水青山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红色祠堂”,见证历史。重修于2011年的“红色祠堂”,在烈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和雄伟壮观,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续,革命精神在这里传承,90多年前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奏响……

“曲龙农民协会”

在杨氏祠堂宣告成立

上世纪20年代初,波澜壮阔的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农民革命斗争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着,农民运动的浪潮迅速波及毗邻紫金黄塘的曲龙村。1925年5月,紫金黄塘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钟子怀,以探亲访友的名义来到曲龙,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宣传革命道理,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钟子怀的指导下,饱受欺压的曲龙贫苦农民赖民、杨亚罗和杨年兴等人,计划在曲龙成立代表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农民协会。

1925年,受革命军东征胜利的影响,海陆惠紫地区的农民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这年冬天,钟子怀随刘琴西(刘尔崧之胞兄,东江地区和闽粤赣边区革命运动领导人之一)从黄塘来到曲龙,起草章程、缝制犁头红旗……经过紧张筹备,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 ——“曲龙农民协会”在杨氏祠堂宣告成立。

农民协会成立那天,祠堂外,写满了“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等振奋人心的标语;祠堂前,绣有犁头图案的红色旗帜迎风飘扬,猎猎作响;祠堂里,人声鼎沸,“打倒军阀、官僚、地主、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废除苛捐杂税,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口号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都说红色是曲龙村最鲜明、最深刻的底色,红色的犁头旗、红色的臂章、红色的革命星火、红色的烈士鲜血……那时,犁头红旗成了曲龙最耀眼、最震撼人心的神圣旗帜。革命的火种,正散发着耀眼的光,照亮革命先行者前行的路……

钟子怀以农民协会逐步发展壮大的曲龙为据点,领导康禾、黄田一带的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并于1926年吸收赖民等5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康黄大地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攻建立起乡村政权的紫金县,企图瓦解紫金农民自卫军武装。为保存革命火种,钟子怀带领部分黄塘农民武装转移到紫河边的曲龙、白鸠坑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得知农民武装转移到康禾后,加紧对康禾地区农民武装队员的搜捕和镇压。勇敢的康禾人民不但没有被反动派吓倒,反而坚定了与之作殊死斗争的决心。在钟子怀等人领导下,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8人。1927年冬,中共河源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曲龙党支部在曲龙村杨氏祠堂成立,由赖民任书记直属中共紫金县委领导。

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康黄大地呈燎原之势。1929年11月,由中共紫河特区委员会宣传委员钟子怀兼任区委书记的中共蓝黄区(蓝口、义合、黄田、康禾)区委成立。同时,在康禾白鸠坑建立农民赤卫队,队长由曲龙支部书记赖民兼任。

1931年2月,阮志中(即阮致中,阮啸仙之弟,化名黄光)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任中共紫河特区委员会委员。其间,阮志中在钟子怀的陪同下,先后两次到曲龙、黄田肚指导革命工作。蓝黄地区日益勃兴的革命活动,让反动地主劣绅坐卧不宁,于是他们勾结国民党河源县的反动军队,到康禾、黄田大肆镇压革命活动,企图根除革命力量。由于革命力量比较薄弱,加上叛徒出卖,革命斗争失利,共产党员曾火康、曾亚佛、曾亚宪、曾作瑞等惨遭杀害。

山河呜咽,草木含悲。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同志们强忍悲痛进入隐蔽阶段,随时准备投入更加残酷的斗争。

为建立红色政权进行顽强斗争

1933年春,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和武力封锁,致使我工农红军和党政机关供给陷入困顿。东江革命著名领导人、时任东江军委委员古大存,东江军委主席朱炎和东江军委委员、东江红军独立二师师长兼一团团长彭桂等被迫突破敌人封锁线,率部400余人北上,准备到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当部队到达紫金乌禽嶂时,国民党反动军队纠集反动民团对乌禽嶂形成包围,妄图一举歼灭我北上红军。为保存实力,突围后的红军退至紫河交界的石绷嶂。敌人疯狗似的紧紧咬住不放,围追堵截,我军伤亡惨重。

古大存在激战中负伤,被转移到康禾白鸠坑石坳屋后的一座破窑里隐蔽了起来。曲龙党支部组织党员、农会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援救、掩埋烈士遗体,还担负起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他们每天化装成普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机警地躲过敌人的盘问,为伤员寻医找药、送饭送水、洗衣放哨及侦探敌情。共产党员钟木生、钟亚泉等在为部队侦探敌情时,不幸被敌人发觉抓捕。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痛苦折磨,他们都没有屈服、没有暴露任何秘密。最后,钟木生、钟亚泉等在紫金黄塘惨遭敌人杀害。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古大存率领的部队安全转移后不久,驻河源反动军队纠集地方反动武装,地毯式搜捕红军伤病员,对曲龙、白鸠坑进行大规模“清剿”,杨亚文、杨亚进、杨年兴等不幸遇害。赖民也被抓捕,押至监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宁死不屈,最后被杀害于河源县城南门岗。

曲龙支部的党员们,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与功绩永垂青史。他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像光芒四射的星星,永远闪耀在革命历史的长空!

今天的曲龙,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设计新颖的新楼房与古色古香的砖瓦房交相辉映,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态相得益彰,城乡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逐渐消失殆尽;清澈见底的小河,细石可数,鱼游浅底,似乎无声地诠释着曲龙的山水灵性和草木神韵。绿水青山间的“红色祠堂”,正赓续红色基因,走上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注:主要参考资料《河源党史资料汇编》第一辑)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