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雅趣
■管淑平
寒冷的风,呼啸不停,空气里,弥漫着清冷,冬天,总是这样悄然来临。日子清寂而缓慢,似乎能够听到岁月行走的声音,悠长,从容。
这样的日子,适合让自己成长,或者培养一种生活的意趣。
养花
养花的兴致,大抵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生活稍稍安定的那两年里养成的。
那时的我,其实并不知晓花木的习性,只是在偶然翻阅书籍时,看到书页里的那些草木的风景插图,一下子被深深吸引。
于是,心里便憧憬着以后的时间若是能与花草相伴,那么,肯定是惬意之至了。
谁料,小小的愿望竟真的如火苗般燃了起来!
宅家时,在网上仔细比对着那些小花小草们,却纠结着不知如何选择。于是,索性把选择交给运气,像是抛硬币似的就选了几盆多肉。
没几天,收到快递。起先,我把它们放在了花盆里,培了些土,并没有精心照料。没想到,那些憨态可掬的多肉竟然勤勉地长了起来。
慢慢地,自己才像是刚踏进学堂的孩子般开始了解多肉的习性。原来,多肉喜光,喜阳,不宜多浇水。自己先前幸好没有勤勉浇水,不然那些小身板们怎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煎熬呢?
就这样,我每隔两周左右,给它浇一次水,再做其他打理。几盆多肉就葱茏了起来。后来,多肉还分了枝,我的窗台和阳台,又添加了几个花盆。
再后来,我的窗台又多了几盆佛珠吊兰、茉莉、文竹、兰草等植物,堪比一个室内小花园。其实,这些小花草们,都是在我一边养护一边了解相应习性的情况下,慢慢地成长。
我一直觉得,成长的不仅有那些小小的花草,也有我自己。在养花养草的过程中,我与草木一起成长。
读书
冬日里,只要天气晴好,通常,我会坐在阳台或者是待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地看书。
有时,坐在书房就是一整个上午,沉浸在书籍里,忘乎所以。当时不觉时光匆匆,因为,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一件事中。
听着翻动纸页的沙沙声,阅读时更为专注。阳光,打在书页上,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晕,那些文字,也像是长了脚似的,光影越拉越长,很有质感。
房间外,则是另一片天地。太阳,暖烘烘地烤着大地。四周,一片静谧,只有不知疲倦的风,演奏着一曲粗犷的交响乐,从远远的山头,刮到了城市的街角。光秃秃的树枝,在风里不停地晃动。
屋里屋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却因为一间小屋,一缕阳光,一抹书香,而有着独特的气质。
我常常,抱着书籍,看得入迷。有时,仔细地阅读;有时,耐心地做着批注;有时,若有新的思考与见解,则会抽出一段时间,写一点读后的心得。
似乎在我读书的时候,自己才算是真正的活着。是的,每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独特的色彩,读不同的书,就仿佛是在与不同领域的人打交道。有的,给我们以哲学般的启迪;有的,如沐春风,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力量;有的,朴素中透着温度,读完时,竟然热泪盈眶……
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慢慢成长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之中,一点一滴地积淀。
独游
冬日寂寥,似乎只能如蜗牛般地宅在家里,不宜出门。不过,在冬天,我还是会隔一段时间,出去走走逛逛。
这样,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才不至于像“脱节”似的停滞。
旅行的好处,大抵就是在流动般的过程中,想透一些事情。
记得以前去外地出差,坐在列车的窗边,看着窗外流动的景色,眼睛也跟着流动。那些困在心头的种种烦忧与恼事,随着列车的行进,便慢慢地抛却在了身后。靠着玻璃窗,小睡一会儿,醒来,已至终点站。
其实,也并不一定非得去名胜古迹处打卡。到朴素的荒丘,去寂静的乡村,或者在公园的小亭里坐坐,也能在新鲜的空气里,让自己稍稍放松,不至于被生活的忙碌压得喘不过气来。
看山,看水,看的是一种心境。
出行时,似乎才真正成了时间的主人。这大把的时间,现在全由我自己支配。
我很喜欢自己一人出行,不论是踏青,还是爬山、游水。独游的好处,就在于清静,没人打扰,心灵更专注。
慢慢走着,身体也暖和起来。似乎我与身体里的细胞们一同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慢慢走着,出了点微汗,就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休息。等力气恢复,又走走看看。
人总是要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那些零碎的时间,因为有了花香的晕染,有了书籍的陪伴,有了出行的释怀,每天都充满了元气与活力。
是呀,长长的冬天,总是要有点雅趣。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单调和寂寥,而生活的围城里,也会开出希望的花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