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梁泳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记忆和传统习俗,年味可能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显著特征,把春节的味道长久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如酿造的美酒一样愈存香味愈浓,已成中华民族儿女孜孜以求的一种夙愿。年味是什么,年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在生命的历程里,为何年味在渐行渐远,任凭自己万般努力,年味总是如匆匆的过客,无法挽留。带着探索真知的虔诚,笔者走进了年味的未知深远世界。
平常人们印象中的年味,最为牢固和丰满的便是儿时留下的记忆。儿时思想纯洁,对物质需求简单,就如同在干燥沙漠中跋涉的行人对水的渴望,饥肠辘辘的人求得到一口食物的充饥,被压得就要窒息的人渴望新鲜的空气,那时的年味,也许就是一件新衣服,一顿能解馋的美食,一段与家人共同度过的无忧无愁的快乐时光。这样的年味,简单、朴素、没有什么的杂念,干净得如刚刚飘落的雪花,圣洁、高雅。但是,就是这样的年味,能给人留下一生中最难以忘却,却又最值得留恋和回味。
告别儿时的年味,便开始了为年味奔波的年纪。这时年味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记忆中渐渐的淡化,在为生活奋斗和拼搏时,年味已经远去,美食、欢乐、各种平日里没有的祥瑞气氛已不再为之动容和留恋,这时的人盼望更多的,年味要越淡越好,来得越迟越好,不愿在顶着朝阳而出、背着星光而归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在年味的迷漫时头顶又平添几丝青发。此时的年味,成了这个年纪的负担,为这时的年纪带来更多的焦虑和疑惑。
年味是任你怎么躲也躲不开的一种味道,走过童年的欢乐、中年的困惑,年味伴随着弯曲的身子、满头的白发给人们带来又一种别样的感受,这时的人不再为生活而奔波、不再为名利和得失所困扰,行走在路上也不再是脚步匆匆,此刻年味如藏在深山崖壁上的兰花,需要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那一阵阵似有似无的奇香。少了年少时的躁动和狂喜,没有了中年时期的困惑和压力,踏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生命境界,此时的人生对年味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感知,那就是年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历年得失的总结,烟火生活的升华。
年味是什么,有位作家说过:“年味就是人间的烟火味。”对此,笔者大为认可,因为烟火带来的感受,是一种最原始的畅快感,它能洗涤人的疲惫和各种失落以及无意义的执着,让每个人都能回到最天真无邪的儿童时代。享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孩提时的年味,因而最能让人去回忆和留恋,这时的年味,在人的一生中,无法全面和完整总结及概括。怎么样的年味,才算是真正的年味,笔者认为,只有在为创造年味而奋斗的年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味。这时,不要因岁月蹉跎,不要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忘记在路上稍作停顿,不要因为行程匆忙而不愿用心去留意路上遇见的鲜花和美景,而年味就是对奋斗和拼搏着人的一种犒赏,所以这时的年味需要用最平常的心去体会,因此不要因为一时得失和暂时的名利,而忘记去品味和感受人生最真的一面、去感受路上还供心灵停歇的驿站。
年味,是回家路上便开始飘散的味道,只有在家的地方,才能寻觅到它的滋味,因此骨子里透出的就是团圆,一种不分天南地北、不分远近相聚才能凝聚出的幸福。年味,不能只有物质上的丰富,更要有内心上的富足,人们之所以感觉年味淡了,其实就是心灵上的淡漠,在内心荒芜时,哪怕最和煦的春风,最滋润的春雨,也难以浇开缺乏灵魂和已经枯萎的花朵。年味不会淡化,更不会因你在某个时期的遗忘而消失,千百年来,春节的过法一直在变,形式也会不断创新,但不论你怎么去认识、去对待它,它都真实存在生命的历程里、奋斗的岁月中,但如果你内心缺乏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不敢用心灵去寻找和深入年味中的喜庆、祥和、和谐、向上的氛围和文化,那年味肯定会与你擦肩而过,带给你的只有无味和渐行渐远的遗憾。
年味是随寒冬腊月一声声的鞭炮声而浓郁起来的,这时的声音像酒、像蜜伴随着内心跳动起的兴奋而迷漫开来,一夜间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此时年味便诠释了一切。这就是年味,它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是一代代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