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视频资讯

红色紫金

2019-12-16 10:56:51 来源:河源日报


紫金县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开展农民运动、最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区之一,至今仍保存有许多革命史迹,尤以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多。

苏区镇(原名炮子乡),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地方之一,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彭湃、周恩来、徐向前、刘琴西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谱写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四师并肩作战的壮丽诗篇,焕发着苏区人民英勇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血田”纪念广场

“血田”纪念广场原为“血田”纪念碑,位于苏区镇炮子村紫(金)陆(河)公路边。1928年3月,国民党军黄旭初部大举“进剿”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炮子,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敌人用机枪在“古井丘”稻田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280多人;同年10月,地主民团又在此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170多人,史称“血田”惨案。“血田”是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武装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罪恶见证。为纪念被屠杀的革命干部和群众,紫金县人民政府于1976年在此建立了纪念碑。

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紫金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建于1963年,原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湖子山顶,1974年迁至山顶。1963年12月,徐向前同志为纪念碑亲笔题词:“纪念革命先烈的最好办法,是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树雄心,定鸿图,永远作毛主席的好学生,永远作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锋队。”1987年列为紫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原是大地主黄振云在清朝末年建造的粮仓,叫“湖子仓”,是二进式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两层楼房。1923年3月,炮子乡农会成立,将“湖子仓”征为农会所用。同年7月,紫金县总农会成立后在此办公。1927年4月26日,紫金人民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暴动,攻占了县城。5月1日,成立了紫金县人民政府。由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民团的疯狂反扑,紫金县人民政府转移到苏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也在此办公。周恩来、徐向前、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导过革命运动。

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

紫金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建于1974年,2008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总面阔22米,总进深 40.5米,前半部分为三层钢混结构楼房,内设展览室,展览室展出苏区革命文物二百多件;后半部分是能容纳600人的会场,钢混浇注八个金字架顶,硬山顶,灰瓦,砖墙,水泥地板。2010年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12月在海丰碣石溪成立,推选林覃吉、杨沛、曾添、钟一强、陈荫南为主席团,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工农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东江革命根据地进行大"围剿"。1931年为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海陆紫苏维埃政府迁到宝善楼,领导海丰、陆丰、紫金和惠阳高潭区的土地革命,使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第二次分得了土地,进行武装斗争。期间,省农运特派员戴耀田,在此举办海陆紫战地训练所,培训了军事干部300多人,后派到红军连队充任排干部,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1933年5月解体。

县总农会旧址

县总农会(炮子乡农会)旧址,是紫金现存最早的农会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1923年1月,苏区山子背人张子玉受彭湃指派,带着2000份农会证返回苏区,3月成立了炮子乡农会,张子玉为会长,钟乐善、黄培先为副会长,隶属海丰总农会领导,从此点燃了紫金农民运动的火种。同年7月,紫金各乡农民代表在此集会,成立紫金县总农会和龙窝区农会。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和党代表办公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1927年10月,撤退到海陆惠紫的“八一”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二师)。同月,红二师进驻紫金,师部和党代表办公地设在炮子福星楼。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在这里指挥武装斗争,给反革命武装以沉重的打击。1928年3月,因国民党反动派派重兵“围剿”,红二师与赤卫队一起保卫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和人民群众撤出炮子,安全转移。后在海、陆、惠、紫、五等县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保卫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尔崧纪念馆

位于紫金县中山公园的刘尔崧纪念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为纪念杰出革命家、广东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刘尔崧而修建的,馆名由聂荣臻元帅亲笔提写。

刘尔崧(1899—1927年),紫金人。1918年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任学校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广州爱国学生运动。1921年春,参加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历任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广东区委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广东省工代会主席、省港罢工委员会顾问,曾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长期从事职工运动,组织领导广州工团军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以及北伐战争。在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

刘尔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两次点名提起,充分肯定了刘尔崧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中的历史功勋。

在紫金县,我们还可以看到刘尔崧、刘琴西故居、紫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以刘尔崧的名字命名的“尔崧中学”等一系列纪念和传扬革命前辈奋斗精神的教育基地。

紫金县革命史迹丰厚,当前,紫金面临着中央和省市对革命文化继承及革命旧(遗)址保护利用日益重视的历史机遇,紫金县将结合中央赋予海陆紫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做好紫金县革命旧(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让人们看到紫金的红色历史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


编辑:邓铭威
    上一篇:红色连平
    下一篇:红色龙川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