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河源旅游

龙窝茶香 古韵新生

2022-05-23 09:39:11 来源:河源日报

核心提示

龙窝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南部,是广东省省定中心镇,历来是紫金县南路各镇的商贸和经济中心。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曾涌现出诗人黄迁、花朝戏创始人之一黄亚亮等名人,龙窝镇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花朝戏、 省级非遗项目木偶戏、浦米制作技艺以及县级非遗项目龙舞、狮舞和嶂下七月十四田园节。龙窝镇下辖的桂山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录,境内有清嘉庆年间始设的“桂山文明书舍”、桂山石楼、龙窝天主堂、牌楼村节孝牌坊等文化遗迹。龙窝镇还是革命老区,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四师曾在此会师。

龙窝镇茶产业优势明显,茶旅融合项目不断发展,承龙嶂、鹰峰山、兆达农庄等茶叶生产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和茶产业,兴建了餐饮、住宿、观光等场所,深受游客欢迎。

不仅如此,龙窝镇还完成国道236线公路景观带、大榕树耕读文化园、稻鱼共生基地、承龙嶂茶旅文化园、天裕楼古屋田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并进行了民居外立面改造、沿线村庄美化、景观小节点绿化、琴江河沿河绿道整治等环境风貌提升,以点带线、连线成面,“以农兴旅,以旅促农”,乡村文旅效应凸显。

龙窝的绿,核心在茶。据悉,当前龙窝全镇茶叶种植总面积约2.4万亩,占紫金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的40%以上,茶产业总产值达3.92亿元,这里有龙王绿、鹰峰山等千亩以上生态茶叶基地4个,茶叶加工生产线36条。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镇33个村1500多户4000多人参与茶叶种植,有力推动茶产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民生产业。茶产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40%以上,龙窝镇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茶产业作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龙窝镇还依托良好的生态和茶叶种植基础,全力做好“茶旅”文章。该镇先后打造了种植、加工、茶旅休闲旅游基地,使得茶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速达到10%以上。接下来,龙窝镇将推进一批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茶旅融合,茶山变身度假区

d9a0d04237a5ce36be8633b44f233efb_0523006_001_02_s.jpg

兆达农庄

兆达农庄占地1100亩,里面种植了茶树、水果、蔬菜,以及淡水养殖,是一个典型的茶旅融合基地,游客可以在该农庄体验采茶、摘枇杷、摘菜、钓鱼等项目,农庄打造的七彩水上餐厅,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每到双休日都被订满。农庄还开发一些露营、骑行等活动,来游玩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

6c0e67dd5281c8dda02d8f6ab58c6595_0523006_001_03_s.jpg

承龙嶂生态茶园

走进全镇最大的茶叶基地——承龙嶂生态茶园,2000亩的茶山,放眼望去,满眼绿意,令人身心舒畅。承龙嶂生态茶园位于彭坊村,该村是全镇乃至紫金县茶叶的主产区。

目前茶园已有民宿20多间,正在打造“赏茶园+看茶厂+尝茶餐”旅游线路。

b0d1a82db70729ba7b5fcaeed4cdab18_0523006_001_04_s.jpg

鹰峰山有机茶园

鹰峰山有机茶园着力打造紫金茶叶产业园示范区,除了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管理茶园,坚持不用农药,施有机肥外,还不断丰富旅游体验项目,增设了茶景民宿,临湖民宿等设施。

茶园依托茶叶、生态、人文优势,配套建设旅游度假设施。让茶园融生态观光、良种展示、手工制茶、品茶购茶、茶节庆典、摄影、康体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农旅结合,田园也是游乐园

大榕树耕读文化园和稻鱼共生基地是“红色基因·古韵茶香”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亮点,整个示范带龙窝段依托“彭牌嶂”示范片建设成果,给示范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示范带上有历史古迹节孝牌坊,有岭南风格浓郁的客家古民居,有久经沧桑的古榕树,有独具特色的嶂下田园节,还有省级非遗项目木偶戏、蒲米制作技艺和县级非遗项目龙舞、狮舞等,一条“山水田园、清茗茶谷、古村乡居”的精品线路正徐徐铺开。

ec4f0c55dd061b738a0fac9bbe0e0477_0523006_001_05_s.jpg

大榕树耕读文化园

牌楼村的大榕树耕读文化园,是集农耕教育、乡间娱乐、田园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农旅项目,依托牌楼村的文人历史、乡土风情,在国道边打造而成。文化园自开园后游客络绎不绝,赏花、摸鱼、玩迷宫、投壶等亲子游戏,还可以逛植物园,带孩子认识蔬菜、水稻、草本植物,体验开拖拉机等,各种乐趣一园尽享。

db839cd992c49810efe4db6c799640bd_0523006_001_06_s.jpg

稻鱼共生基地

稻花香,鱼儿肥,稻鱼共生,一田双收。龙窝镇打造的稻鱼共生基地吸引游客驻足,成为网红。

据介绍,稻鱼共生基地是和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建设,占地100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按照鱼的形状建设,设置了曲折回环的景光木栈廊道,供游客步行观光。

de579c5151a957b4d501ee4ecb4b360a_0523006_001_07_s.jpg

龙窝回忆园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龙窝镇,群山环抱之中,也藏着这么一所以田园耕读为主题的乡村书院。

所谓田园耕读就是通过在乡村田野的各种实践中体验快乐、提升能力,该项目的开发者为“80后”的女性创业者叶隐。她通过独特的创意和文化的情怀将其中一座旧房子改造为具有农村气息和文化氛围的乡村书院。

b04c45eea348e83abfe3a16824de9a5e_0523006_001_08_s.jpg

■龙窝镇航拍俯瞰图

■文/本报记者 刘志勇

■图/本报记者 杨李维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