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忠信:
农旅综合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文/本报记者 刘志勇
■图/本报记者 黄泽丰
简介:忠信镇位于连平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粤赣边区商贸文化重镇,素有“河源第一镇”之称,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经济综合发展示范镇”“广东省商贸特色小镇”“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民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试点镇”。
近年来,忠信镇通过整合沿河碧道、柘陂村红色教育基地、农业产业园、司前村家训文化传承基地、上坣村花灯制作基地、“灯舞连平,十里花灯”碧道等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推动农旅综合体开发建设,助力推动连平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忠信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本期村长探村带您走进忠信,领略“全国重点镇”的风采。
培育特色产业强镇富村
说起连平忠信,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想到忠信花生。
忠信花生是远近闻名的花生品牌,独具特色。忠信花生经由纯正忠信民间独特配方精制而成,按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咸酥花生、咸干花生。咸酥花生松香可口,酥而不硬,口感潮润。因所加的辅料不同,也有不同的口味:原味、蒜蓉味、脆香味等。
与忠信花生齐名的还有忠信火蒜。忠信火蒜又名“河源火蒜”,是连平著名土特产。在忠信一带,大蒜是村民们冬季种的最多的农作物。这种大蒜经过长达15天的烘房烟熏后变成金黄色。
近几年来,忠信镇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打响忠信百年花生、火蒜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目前申报建设忠信花生、火蒜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大蒜作为忠信片区传统农作物,帮扶单位因地制宜,通过收购大蒜和深加工利润分红,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脱贫,推动“良种培育—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2018年,帮扶单位引进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行村企合作建设黑蒜深加工园区,做大做强忠信黑蒜品牌。
忠信镇通过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已形成柘陂村“红黑紫”(红玫瑰、黑蒜、紫珠)、东升村葡萄、水滣村沃柑、新下村板栗、大坪村紫珠等农业产业链,其中柘陂村黑蒜、水滣村沃柑、新下村板栗先后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名单,形成了种植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村集体收入明显提高。
美丽乡村示范区初具雏形
新农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生态旅游观光种植园区……连平县美丽乡村示范区已初具雏形。
连平县美丽乡村示范区项目位于忠信镇柘陂村,距离粤赣高速忠信收费站约500米,处于灯塔盆地,是河源市腹地,是粤北、粤东和珠三角的交会地带。项目占地面积2648亩,分为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设,约700亩,完成投资5.8亿元,包括新农村示范民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两部分。
新农村示范民宿区占地117亩,建筑面积约2.16万平米,共8个合院124户,均为三室两厅三卫,采用客家风情建筑风格,兼具民宿功能,住宅区配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多种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活动设施。商业街约4788平方米,共130家商铺,配备100个车位,满足群众吃、喝、玩、购等生活娱乐需求。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约500亩,是集高科技种植、科研育苗、科普观光、农产品采摘、产业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园。园区由三部分组成:10个智慧温室,一个冷链物流仓储中心,中央广场和科普花海景观。
该项目将打造成为以生态旅游观光为导向的高端农业产业,通过建立忠信核心农业产业链,利用区位优势将产业效益辐射粤赣地区,带动周边村镇增产增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加镇村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锻造“红色引擎”,打造柘陂红色文化
“忠信河畔,柘陂村中,华南是我们的学校,在这里活跃着年轻的一群,在这里开辟着革命大道……”这首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华南小学校歌》,至今仍在柘陂村传唱,伴随着这首校歌流传下来的还有革命先辈们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红色故事,革命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学习成长,而且还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红色之“魂”。
走进柘陂村,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红色文化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墙壁上画满了革命英雄人物,刘胡兰、王二小等英雄人物被栩栩如生地画在忠信镇华南小学门口,柘陂村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把革命精神渗透到孩子心中。
柘陂村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柘陂村华南小学为中共连平县委临时所在地,秘密领导全县开展武装斗争,为党传递情报、掩护领导人、输送青年参加革命队伍作出巨大贡献。1947年3月,九连山高举武装斗争大旗,华南小学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后90%都参加了九连山游击队,首批参加游击队的有40多人。1949年9月,连平县全境解放。华南小学成为连平县委、县人民政府临时办公所在地。
这是一片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土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自2016年5月开始,深圳市南山区委政法委、区人力资源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三家单位开始对口帮扶柘陂村。驻村工作队按照“传承红色基因,抓党建强治理,聚力脱贫攻坚,建新村展新貌”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积极创建“红色村“和“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示范村”。
作为省定革命老区村、全省60个“红色村”和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柘陂村打造了红色基地。该基地涵盖3项内容,分别为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馆,内部陈设现已得到很好地复原;连平县革命斗争史展览新馆,建设布展完毕;红色基地文化氛围营造工程已经完工。红色基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00平方米,布展达200平方米。
为弘扬革命斗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柘陂村对华南小学党组织旧址进行修缮、扩大,并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完善,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并结合忠信花灯文化、司前村吴氏家训文化、大湖镇红色资源,形成一条红色党建教育参观路线。
立足红色资源,柘陂村积极创建“红色柘陂·勇当先锋”党建示范品牌,发挥“红色引擎”推进作用,促进基层党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党建强、人心聚、产业旺、乡村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