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河源旅游

首批国家公园将合理确定访客承载数量

2021-10-25 09:22: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23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表示,在全面系统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生态功能格局的基础上,对全国进行自然生态地理单元的区划,在每个区里选择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体现全球价值、国民认同度高,又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科学内涵的区域,作为国家公园的候选区,也把这些候选区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是今后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基础和依据。

本着“储备一批、创建一批、设立一批”的思路,建立一个动态开放的国家公园储备机制,下一步重点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还有广阔的海域,创建国家公园。“比如像黄河口、秦岭、若尔盖、南岭、辽河等这些区域,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推动后续的正式设立工作。”唐小平说。

唐小平同时表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既要保护又要安排好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为此,要做好每个国家公园的规划,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把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区、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划到核心保护区。原有的工矿企业、村镇、开发项目该退的要退出来,如暂时不能退出来也可设过渡期。此外,还要引导原住居民绿色发展转型。

国家公园是否对公众开放?“国家公园不能建成‘无人区’,也不是一个‘隔离区’,更不是我们人为设定的一个禁区。我们要做的就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要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游憩、生态体验相得益彰。”李春良明确回应。

唐小平进一步解释,按照现在的规划,国家公园划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进行开放,一般控制区要划出一定范围对旅游者、对公众进行开放,满足公众进入自然、亲近自然的要求,如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野外观测点等。

但在国家公园里开展旅游活动和大众旅游要有所区别。唐小平介绍,今后要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除了公益性活动外,一些经营性的活动采取特许经营。

在国家公园里将根据环境容量,合理确定每年或每天访客承载的数量,建立门票预约制度,科学测算运营成本,体现公益属性。原则上公益性项目可能都是免费的,经营性项目实行特许经营,根据每个项目特点核算成本,少收费,要严格控制经营服务类的价格。(来源:《北京青年报》)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