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域旅游 建设诗画和平
■和平县热龙温泉度假村夜景
■和平县上陵镇翠山竹海主游步道效果图
■位于和平县热水镇的热水漂流
■位于和平县东水镇的东江,画境优美。
■和平县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
■和平县林寨古村
和平在春秋战国为百越之地,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建县止,一直为龙川属地。明正德十三年左都御史、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师平叛,镇平现浰源镇(浰头)、上陵镇等处民乱后,遂奏朝廷,添设和平县治,县城设羊子铺(即现在的阳明镇),属惠州府辖。1988年河源市设立,和平县由河源市管辖。
和平县拥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的“阳明文化”“客家文化”“养生文化”使和平成为“广东独特文化之旅”的必到之地。王阳明先生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是中国继二程、朱、陆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是中国“心学”流派创始人。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世界思想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阳明先生曾在和平为官多年,今天的县委县政府院内还有一棵500年前王阳明先生亲手种植的大榕树,参天耸立、极尽茂盛。和平拥有多个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落,比如“林寨客家古村”“兴隆客家民俗村”“彰洞古村”等,其中林寨的四角碉楼在客家建筑文化上独树一帜,极富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专家赞其“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而兴隆客家民俗村,香港凤凰卫视董家耀曾慕名到兴隆拍摄专题片,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如“哭嫁”、打月姑、对山歌、放天灯等。
和平县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乡”,7个镇共有10处温泉42个泉眼,水量大,品质好,全省唯有和平有98℃的温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温泉孕育了和平独有的“养生文化”。厚重的文化吸引了央视“快乐汉语”栏目组的到来,12集“游文化和平,学快乐汉语”专题片,在教外国朋友学汉语的同时,也向世界介绍了源远流长的和平文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紧紧抓住温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基础扎实等发展优势,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积极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据悉,和平县先后获得了“中国温泉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林寨古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林寨古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林寨古村)”“广东最美古村(林寨古村)”“广东省旅游强县”等金字招牌。“温泉之都·阳明古郡”“客家四角楼”“猕猴桃南国庄园”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
粤赣古道沿线文旅资源
粤赣古道,旧时纵跨九连山粤赣物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南起广东东源,北接江西赣州。和平段多为主干道,里程38公里,保存较完好15公里。粤赣古道和平段沿线历史积淀厚重、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沿线有热水、青州、浰源等镇。
“旅游专业镇”热水镇,具有打造温泉小镇的先天优势:温泉品质优良,泉水含偏硅酸、F-、锂、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红色文化厚重,该镇是东江纵队挺进九连山的主要根据地,中共七大代表方华的家乡;生态环境完好,域内还留存有恐龙时代的植物品种桫椤,植物多样性在该镇得到充分展现。
和平“青藏高原”青州镇,平均海拔500米,有天然形成的小盆地,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培育了“广东十大茶乡”“全国最南端猕猴桃繁育种植基地”等品牌。
“首倡立县”地浰源镇,是王阳明平定“民乱”之地,又是东江发源地之一,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镇内有传为阳明先生曾游历的“李田仙岩溶洞”。
阳明文化、客家文化景观带文旅资源
公元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旷世大儒王阳明平定域内的池仲容民乱后,奏请朝廷设立和平县。从此,和平和王阳明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在和平至今可查考的阳明先生留下的史料达10余项,阳明先生遗址10余处,纪念阳明先生人文景观达20余处,和平县真正成为阳明先生“三立”的重要践行地和阳明文化的继承弘扬地。同时,和平又是纯客家地区,客家民系文化源远流长,客家民俗风情多姿多彩。阳明文化和客家文化景观带主要包括阳明公园、阳明博物馆、和平巡检司、阳明平乱古战场遗址、荣佳国韵温泉、一门三进士及浰东小筑、雪山嶂和赤石嶂道教遗址、高峰猕猴桃场、蓝莓场等人文和生态景观。
阳明公园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公园内建有阳明博物馆及和平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共设立了王阳明专题展馆,历史文化展馆,红色记忆展馆和非遗展馆,比较详尽地展示和介绍了和平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革命史料及风土人情。公园内安放了阳明先生大型雕像、阳明文化石刻诗文等,充分展示了阳明文化。登山阶梯有666级,取名“天梯”,寓“六六大顺”之意。
翠山竹海位于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距县城20公里,竹林面积近15万亩,范围覆盖粤赣两省五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毛竹林,也是该区域最大的“天然大氧吧”。阵风吹过,绿波叠翠,绵延逐浪,构成了气势浩渺、景色奇秀的“翠山竹海”景观。“一脚踏两省”的优越区位,打造“全竹宴”的优越条件,为建设休闲、养生、健身度假区提供了广阔前景。
温泉资源非常丰富
和平县温泉资源非常丰富,温泉水水质类型以HCO3-Na型为主,PH值属中性至弱碱性,矿化度属低矿化淡水,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浓度的有硅水、硅水一氟水、硅水一氡水、硅水一氟水一氡水等六种,类型多样,具有极高的价值。温泉中含有氡、偏硅酸、重碳酸盐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浴疗时易穿过皮肤至人体组织内发挥作用。
和平县10处温泉分布于7个镇,共42个泉眼,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常年喷涌水量超过250万立方米,自然分布合理,分别是热水镇南湖温泉、大坝镇汤湖坝温泉、公白镇新聚温泉、贝墩镇的贝墩温泉群(由贝溪温泉、强新温泉和三多温泉组成)、东水镇长热温泉长塘暖水温泉、长塘中輋温泉、彭寨滚水河温泉。
东江上游沿江文旅资源
和平县地处东江上游,溯流而上,到了东水镇分为两条支流,一条是从西北流入的浰江,一条是从东北流入的鱼潭江,沿着“V”形支流,一方水土繁育了丰富的人文胜景和生态景观:有中国历史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客家最大四角楼群林寨古村,有“九连小延安”之称的粤赣湘边纵东二支指挥部旧址,有省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墩头蓝纺织技艺”和传统民俗“席床生日节”,有芭提雅温泉和贝墩温泉,还有客家美食之乡贝墩镇等。
林寨古村位于和平县林寨镇,距粤赣高速公路合水出口20公里。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及民国古民居280多栋,其中最能体现客家标志性建筑的四角楼宅第有30栋,栋栋围屋成方,四角高耸,饰以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堪称“客家最大四角楼群”。凭借精湛的建筑艺术、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广东最美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九连“小延安”地处九连山和平县古寨镇嶂下村,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九连工委和东分工委、和东行政委员会、粤赣湘边纵队东二支指挥部所在地,驻地的解放军指战员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驰骋和东、和北、川北乃至川中、河西等地,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并相应建立了培训站、战地医院、报社等机构。目前该基地已完成了核心部分遗址修复,完善了部分基础设施及景观建设,实施包括扩展核心区域,打造教育培训基地,配套接待功能等项目。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通讯员 黄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