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暑假活动启动
探索科学创新力 解锁暑假新去处
■暑假到来,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本报记者 邹茹玉 摄
■本报记者 邹茹玉
8日下午,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的创客室里,9岁的小俊凑在操作台旁,创客老师指尖轻点着屏幕上的图形代码,耐心地讲解着那些“魔法指令”。没过多久,小俊就试着用这些代码模拟出了红绿灯、声控装置、防噪音警报器等小型设备的实验操作——这个充满惊喜的下午,让小俊发现,原来代码的世界,藏着这么多好玩的秘密。
日前,2025年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暑假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68门公益科普课程、讲座,让学子们解锁一个充满知识与乐趣的假期。
将教育馆打造成
“创新孵化的梦想工场”
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在河源高级中学校园内,于2022年6月1日开馆试运营。馆内设置“观摩展示区”“交流互动区”等功能性区域,以我市地域特色和人工智能为主线,借助多媒体互动与动手体验,把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课本知识融入到各展区中,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暑假活动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负责人提出,科普教育馆要深耕课程体系,打造“学生身边的科普课堂”;要紧扣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河源本地特色,研发更多具有系统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地方性的“馆本课程”,建立一支高水平科普教师团队和志愿者队伍;要紧跟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前沿,及时更新展陈内容和活动项目,提供更多开放式的创客空间、项目式学习平台;河源高级中学要依托教育集团建设,推动科普教育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他希望能将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打造成为“创新孵化的梦想工场”,成为河源未来小小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的“摇篮”和“起跑线”。
68门公益科普课
满足学生探索欲
“大家知道光在1秒内能走多远吗?”9日上午,科普馆一楼多功能厅里,科普教师石裕老师正在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关于《追寻光的能量》的知识讲座。课堂上,孩子们听得饶有兴致,互动频频,有个孩子兴奋地分享:“光在一秒能绕地球7.5圈呢!”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陈老师拿起手电筒和装有水的水杯,直观演示了光的折射现象,她还巧妙地把光比作“外卖员”“手术刀”……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整个课堂充满了探索的热情。
今年暑假,在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科技局、河源高级中学的精心筹备下,我市推出了暑期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68门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益科普课,既有基础科学的趣味探索,也有前沿科技的启蒙体验,旨在让学生暑假期间走出家门、走进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据了解,该系列活动时间为7月6日至8月23日,每周将开启不同主题的公益科普系列活动,活动项目从AI科技到创客实践,从知识讲座到互动展演,将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AI是当下重要的新科技,趁暑假让孩子接触接触、学点科普知识,挺有意义的。”小俊的妈妈陈女士表示,自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得知科普馆有这类活动的,正好本周的主题为“AI科技周”,于是她给孩子报了科学探究课《玩转创客》。
让陈女士惊喜的是,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一节课下来,小俊学得津津有味,对科技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以前河源这类活动和课程挺少的,现在有这么好的公益课,真的很惠民。”她表示,课程内容很丰富,孩子上课之余还能参观科普馆,增长了见识。接下来会持续关注公众号的相关信息,如果有合适的课程,还会带孩子来体验和参观。
据介绍,7月15日至21日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将开启“航天探索周”,开设火箭发射秘密、宇航员太空生活等知识讲座,以及元件组装、空气炮等科学探究实验,带学子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关注“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参观和课程的预约或申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