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守正创新聚合力 培根铸魂育新人
■在日前举办的“青春献礼国庆 逐梦砥砺前行”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上,河源开放大学学子们用才艺与活力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本报记者 孙红 摄
3月20日,正值春暖花开,在校园木棉树下,一群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身着汉服,或轻歌曼舞,或吹拉弹唱,或赏吟读诵……一场别开生面的“品国风雅韵,赴木棉诗约”活动吸引了众多人驻足欣赏。河源开放大学(与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两校合一办学,下称河源开放大学)正是以这种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点缀着莘莘学子的青春,陪伴他们幸福成长。
河源开放大学秉承着“修处世美德,习一技之长”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助学生们畅通升学、就业路径,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青年。当前,该校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确立“156”发展思路,以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高水平开放大学为目标,引领着青年师生奋进前行,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力量,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新德育途径 培育时代新人
清晨,朝阳的光线刚刚照进操场一角,同学们已经陆续组队,开始了每天的乐跑活动;走进学生宿舍,叠放整齐的被子、整洁干净的摆设让人误以为闯进了军营;校道上师生偶遇,一句句“老师您好”的问候语,展现出学子们尊师有礼的文明风貌……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近年来该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育质量,全面开展德育创新工程,全面构建“1+2+N”德育工作模式。
据了解,该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抓好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青春晨会1000秒、军营式内务、日行一善、红色经典传唱和学生成人礼等一系列德育创新活动,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特色。
在本学年的思政第一课上,该校党委书记杨建平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在青春之路上多经历一些磨炼与考验,青春无畏,勇毅前行;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敢于创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积极探索特色社团活动课程新模式,利用组建国旗护卫队、增加社团种类和数量、改革社团课程设置等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级各类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目前,该校共有国旗护卫队、爱心天使社、雏鹰文学社、春芽舞蹈团等31个精品社团。
倡导教育家精神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9月23日,河源开放大学举办新学期首场校长讲坛。该校校长张东辉在教育领域浸润多年,他从大教育家孔子及现代和当代教育家的故事出发,给全体教师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他勉励广大青年教师要让教育家精神成为自觉追求,力争成为“教育家”式的人民教师。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该校出台了2023—2025年教师发展规划,通过书记校长讲坛、师德讲堂、学术沙龙、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由党委书记、校长主讲的书记校长讲坛,向老师们传递着教育家的精神;邀请校内外名师开展师德讲堂,分享师德故事,成长幸福教师;持续举办学术沙龙,促进学科交流融合,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建设一批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引领全员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实施“师徒结对青蓝成长计划”,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和成长起来……经过多年努力,该校目前已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师风正、技能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顺应时代发展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5月,河源开放大学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活动,通过36个考核项目,检查2022级各专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检阅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竞技技能。
技能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河源开放大学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提质”的教育理念,强调“注重品行教育,强化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通过开设专业课程、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秋季,该校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增设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直播电商服务3个专业,这是该校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据悉,该校紧跟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链与企业产业链的深入对接,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该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这些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能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深化政校企合作,也是该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该校与28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技能和综合素养,使他们能从容面对未来职场挑战,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耕耘必有成果。近年来,该校师生在省市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曾连续五年获河源市中职生技能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多次代表河源市参加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屡获佳绩。该校还推行全员高考教学模式,精心组织“3+证书”高考备考,近年来升学人数节节攀升、捷报频传。此外,该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组稿: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陈杏灵 蓝国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