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
家校肩并肩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新河实学生在校运会上施展风采,勇于挑战,追求更高。资料图片
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下称新河实)自创办以来,一直是我市民办教育的标杆学校,为河源教育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种子教师,为重点高中和社会输送了优质人才,示范和助力了全市基础教育发展……该校还获得“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称号。这是社会对该校的高度认可,也是该校多年来坚持“家校肩并肩”育人方式的可喜成果。
唤醒家长 家校共育有为少年
日前,新河实举办了七年级全体新生家长会。该校党总支部书记张定红作为主讲人,就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如何家校合作做好学生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唤醒家长比唤醒学生更重要。”面对当代教育新形势,新河实总校长谢辉华认为要争取家校肩并肩,目标一致、合作到位,方能在教育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要引导家长打破过去“唯分数论”的固有思维,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践行科学教育质量观。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反复强调‘学生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习文化知识’,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我。”九年级学生小鸣的家长黄女士坦言,以前自己可能会比较看重成绩,新河实提倡的“育人为本”,让她的思想逐渐转变,更全面地看待孩子的发展。于是夫妻俩开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亲子互动时相互尊重、理解……几年间,看到孩子不断成长,黄女士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期望他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成长为一个不仅只追求学业优秀,更注重在做人方面出色的有为青年。
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校,老师则成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新河实的老师以身作则,关心、尊重、理解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注重自我提升与学习,该校通过梯度评优、表彰奖励、鼓励参赛等方式,引领教师正向发展。
新生家长会、家长沙龙活动、家长学校教育课堂,以及老师与家长的日常沟通……在新河实,家庭与学校实现携手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注重德育和心育 培养阳光自信孩子
9月26日,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小学部)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比赛。五(4)班以《祖国有我》获得了一等奖,学生用整齐清朗的歌声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还展示了书法作品“祝祖国繁荣昌盛”,彰显出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以及班级凝聚力。
“新河实的学生有个特质,那就是积极向上、阳光自信。”说起学生的精彩表现,班主任钟苑玲欣慰地笑了。像五(4)班这样一个自我要求高、学习氛围浓厚、家长配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在这座校园里比比皆是。新河实将“传承中华美德,塑造健康人格”作为德育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做人与生存并重”为出发点,落实“五育并举”,有效促进了学生品德行为和核心素养的全面、融合发展。
据介绍,新河实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孝顺孩子”“阳光少年”“生活之星”“礼仪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在价值观教育中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该校还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了各学科教学之中,将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设计和实施“雅行德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素养。
“学校着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把握好作业数量与节奏,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运动和人际互动。”该校小学部副校长林国胜介绍,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学生参加社团课、劳动课、阳光体育的时间,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还有手工、剪纸、绘画、舞蹈等艺术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为德育起家的新河实,也是我市较早将心育摆在重要地位的学校。该校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坐镇心理咨询室,每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男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毕业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培训活动;坚持开展新生快乐成长营、“亲子亲情心连心”体验活动、高中成人礼仪式等品牌活动,多龄段、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新河实在20年的办学中,为社会培养了近2万名毕业生。从这座校园走出去的毕业生,如今已遍布大江南北,或升学优质高中、或进入大学深造、或已在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作贡献。
新河实2024届中考,总分平均分702分,总分800分以上37人,全校1000多人考入优质高中;在2024届高考中,新河实的考生总分600分以上17人,其中10人达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考取到985、211院校有18人。这些亮眼的数据,正是该校多年来夯实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素质师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累累硕果。其中,新河实高中部至今已参加了七届高考,毕业生总数2978人,有2547人考取了本科院校,充分展现了该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自办学以来,新河实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理念,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更健康的成长。多年来,该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市前茅,越来越多的待优生成为了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则培养得更为卓越。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多数被评价为阳光、积极、快乐,而且情商高、后劲足。
新河实高一(4)班的张同学,是该校初中部的优秀毕业生之一。今年中考,他的成绩远超出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选择了填报新河实高中部,在这所自己熟悉且信任的校园继续求学进取。“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他很认可新河实的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相信自己能在高中钻研喜欢的理科,并实现梦想。
面对教育新形势,新河实师生坚信,因为有着前瞻性、创造性的办学思想,明天会更好。
■组稿: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潘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