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我市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更新至217所,市教育局提醒——

科学看待培训 陪伴孩子成长

2024-07-12 15:33:14 来源:河源日报

58b30e248c5d6a1be31ccc172090eb4b_hyrbs0712006_001_01_s.jpg

■11日,市区建设大道向阳拉丁舞培训中心内,孩子们正在跟着老师学习国标舞。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邹茹玉

日前,市教育局公布了我市最新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7所校外培训机构上榜“白名单”。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暑假期间的科学安排及参加校外培训给出了指引与提醒,希望全社会携手,营造一个健康、温馨、和谐的校外教育培训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加强陪伴教育

关注孩子成长

“双减”政策落地3周年。市教育局希望广大家长认真了解国家“双减”政策精神,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课堂专注学习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体育锻炼时间,不盲目攀比、跟风,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

暑假期间,家长可以留出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与困惑,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劳动实践、孝亲敬老,培养孩子强壮体魄、健康人格和综合素养。

理性看待培训

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对于部分确实需要为孩子进行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培训的家长,市教育局提醒,应选择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应具备“两证”,即《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从“白名单”机构中选择,并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订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

根据相关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市教育局建议家长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网上购课,切勿把资金转入培训预收费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

共同参与监督

营造良好环境

市教育局公布了我市校外培训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其中,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及具体投诉举报方式,可查阅“河源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市教育局希望大家能积极支持“双减”工作,共同参与监督,如发现无证、无照开展培训、虚假广告宣传、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能及时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将迅速核查,积极处置。

    上一篇:在高质量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