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举办建校十周年汇演
素质教育出成果 五育并举守初心
■正德实小运用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图为“争做优秀好队员 致敬实小十周年”系红领巾、敬队礼比赛。
■学生在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活动中表演舞蹈
■“妙笔书丹青 翰墨贺校庆”现场书法比赛
■“校庆杯”班际篮球比赛
核心提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原河职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正德实小”)迎来了十周年庆。在“学行并重 博雅兼收”校训的引领下,正德实小教育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用凌云之笔书写美好的教育华章。十年风雨,十年成长,正德实小坚守“人文正德”“温暖正德”的文化根基,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多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矢志打造高端精品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正德实小于7月2日举办了“童心献礼二十大,五育并举守初心”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同时展现“双减”政策下师生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展示该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成果,营造向上向善、追求卓越的浓厚文化氛围。该校负责人表示,将以建校十年为契机,进一步发扬优点,拓展优势,提升品位,再创辉煌,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荣誉等身,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正德实小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为了有效满足河职院教职工以及大学城周边居民子女小学教育的学位需求,由正德教育和河职院强强联手,高标准、高档次、严要求创办的一所民办小学。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正德实小秉承正德教育“聚一帮好人,做一桩好事”的核心理念,探索“办有品位的教育、创有特色的学校、做有魅力的教师、育有涵养的学生”的办学思路,逐年扩大办学规模,打造德艺双馨的教职工队伍,优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备设施,满足莘莘学子的成长成才需求,办学实力日渐增强,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十年来,正德实小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努力实现“建和谐校园、办满意教育、创槎城名校”的办学目标。该校以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先后获评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河源市文明校园、河源市绿色学校、河源市平安校园、江东新区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并入选2021-2023年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师生在全国及省、市、区各类竞赛中摘金夺冠,现已成为河源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好学校。
汇报成果,获得社会关注与好评
回眸立校近十载,踏歌齐舞向未来。在“童心献礼二十大,五育并举守初心”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活动现场,师生们盛装出席,欢聚一堂,共享该校素质教育成果,齐赏这场文艺饕餮盛宴。舞蹈、演唱、朗诵、乐器、小品……此次展演内容丰富多彩,节目精彩纷呈,师生们用艺术的方式重现在正德实小的校园生活,集中展示该校素质教育成果,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祝福。
“一颗红心,三尺讲台,育得满园春光无限。”“十年风雨路,掀开每一页日历,载满跋涉的激昂,展开每一幅蓝图,写满锦绣的诗行。”“让我们的青春撑起正德实小的脊梁,教书育人,广育栋梁,书写下一个十年华章!”……由8位教师演绎的诗歌朗诵《礼赞十年》,用铿锵有力、感人肺腑的语言艺术,礼赞了正德实小砥砺前行、桃李芬芳的十年韶光。
正德实小形象宣传片《时光作序 逐梦芳华》也于当天重磅发布,以“时光如种,葳蕤岁月”“幸福成长,乐享精彩”“梦想花开,奋攀新峰”“希望果实,丰硕飘香”四大章节,描绘该校逐梦、筑梦的品牌铸成记。此次成果汇演还全程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引起家长、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线观看人数突破24万人次。
坚守初心,打造高端精品学校
学校的快速发展,每一寸足迹都镌刻着创业者踏实奋进的力量。“聚一帮好人,做一桩好事。”正德集团副董事长黄华表示,正德教育人深知“德正业兴”的道理,坚持“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做有温度的教育”是正德教育人坚守的文化底色,将指引着团队奋力前行。正德实小全体教职员工定会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始终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进取、用心工作;全校师生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培养出更多更好学行并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上级直属业务主管部门,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在正德实小十周年志庆的贺信中寄语正德实小,要以建校十年为新起点,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继续优化育人环境,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为新区乃至河源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育特色
养德于心 润德于行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正德实小始终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德育教育机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形成了成熟的全员育人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校通过节日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社团课程、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提高核心素养。该校将德育常规做实做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以自主管理激发学生自悟,以自主展示树立学生自信。
“十礼德育”(尊师礼、同学礼、谈吐礼、家庭礼、社交礼、体态礼、就餐礼、仪式礼、坐立礼、行走礼)始终贯穿该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一、二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让三、四年级学生充满书卷气息,塑造五、六年级学生的阳光心理和性格,通过开展养成教育,正德实小学子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该校的德育亮点纷呈,营造出浓厚育人氛围: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提质,是扎实开展德育的基础;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激活家委建设,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带给孩子们课堂之外的世界,有效整合资源促发展;自2017年9月开始成立的“悦动听朗读者”定期开播,是送给正德实小学子的一份珍贵礼物,留住童声,温暖童年;探索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以心育心、以德育德,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素质教育
落实“双减”政策 优化课后服务
恰逢正德实小建校十周年之际,现场书法比赛、歌唱朗诵比赛、班际篮球比赛、书香走廊评比活动、红领巾敬队礼比赛、“共绘百米长卷 祝福实小校庆”绘画活动、“献礼二十大,翰墨绘丹青”学生艺术作品展……一系列活动在今年上半年轮番举行。活动从多角度展示了该校落实“双减”政策、加强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莘莘学子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风貌。
“‘双减’的目的不是降低教学要求,而是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真。”正德实小校长朱晋权认为,落实“双减”,要让课堂提质增效,让作业优化创新,让教育主阵地回归学校。据了解,该校提出“用教案上课”的口号,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型制定出环节完整、重点突出、内容翔实的教案模板,并通过学科教研、集体备课、教案研讨、常规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科组以建构学生学科素养为主,开发设计开放性作业、创意作业与分层作业,巧妙利用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在运用中体验生活。
而课后服务经过优化提升,逐渐发展成为该校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目前,该校课后服务包括四大板块——学业辅导、社团兴趣班、劳动教育、特色“课堂”,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其中,在特色“课堂”板块,该校以优势项目为引领,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联动,大学生走进课堂普及党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兴趣为支点,通过“家长进课堂”等形式,探索课程融合点;以阳光体育为辐射,为学生安排户外活动时间;以学科活动为媒介,通过英语听写大赛、数学听算大赛、经典诵读展示等主题活动和学科竞赛,促进素养全面提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期。
在社团、兴趣班板块,该校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需求,开发了多种类、多形式、多方向的社团与兴趣班课程,共开设30余门课程,涉及美术、音乐、体育、科技、文化传承、动手实践等多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此外,该校每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全面提升了素质教育质量。
校园文化
书香沁校园 墨韵润师生
继去年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今年春季学期,正德实小再次以书法项目获评“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传承博雅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是该校的文化定位。该校以“墨韵”为主题,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以“一手好字,相伴一生”为书训,着力打造“墨韵”主题的校园文化。
据悉,近年来该校全面实施书法教育,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书法校本课程,配备专任教师,全校师生人人接受规范的书法学习,“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以书法艺术为文化载体,该校结合当地教育资源,以中华优秀文化(书画、古诗词诵读等)为主,增设书画、篆刻、国学等校本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传承下去。目前,书法课程已成为该校鲜明的特色和传统,并初见成效,所开设的书法课程中学生作品获省、市、区级荣誉达150余件。
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和小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该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渗透(如德育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智育中的经典诵读等;美育中的剪纸、国画、书法、民乐、优秀传统艺术欣赏等;体育中的武术、棋艺等),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亲近、热爱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师生们滋养身心,增强文化自信。
■文/图 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