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视窗

“导师制”文化浸润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

办有温度的教育 育有格局的青年

2022-07-07 10:48:28 来源:

821ac44c6010ade86b4c6b705baa773d_0707011_001_01_s.jpg

■新河实验学校鸟瞰图

核心提示

一所百年名校可以在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充分汲取养分和智慧,勇立潮头。而一所年轻的学校想在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领跑,就必须拥有其独特的“成长密码”。作为一所朝气蓬勃的年轻学校,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原河源中学实验学校高中部)的“成长密码”,就是施行“导师制”,让“爱生如子”的“导师制”文化浸润校园。

以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创办于2015年,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高考却屡创佳绩。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邱晓辉说:“从入口到出口,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预期,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目标。”

“办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格局的青年”,是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围绕“办现代优质高中”定位提出的理念。“温度”首先是指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除了班主任外,每名科任教师作为6名学生的导师,从高一开始就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分层研究,根据每名学生不同情况,帮助其设立切实可行的小目标。针对学生学科薄弱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辅导,挖掘其自身潜力,因材施教。同时,“温度”更是面向教师群体。该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教师队伍和学生一样,切实感受到学校人文关怀的“温度”,有归属感,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本,安居乐业。

奋楫扬帆行致远,勇立潮头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等,着重调动学生的内生动力,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有志向、有目标的人,努力把学校办成河源一流的民办名校,为河源教育事业注入鲜活动力。

从其首届高考4个班183名考生到今年12个班601名考生,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成长和蜕变,让青春在这美丽的校园绽放。

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助力学生梦想起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根。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目前有专任教师113人,大部分都是有多年高考备考经验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人,高级教师24人,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1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5人,获河源市教育局表彰的“教学能手”“教学管理能手”荣誉称号教师14人。据了解,教师队伍老中青搭配(教师平均年龄41岁),富有活力。

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老师张丕友认为,高中生处于人生探索的初期阶段,自我认知不够全面,外部探索的机会较少,规划未来的意识相对淡漠,存在着不少成长的困惑。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进步,更要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成长上向导。如今,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施行的“导师制”,就能很好地从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甚至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以及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新河实验学校高中部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 在科学备考的总体规划下, 开展主题鲜明的各种社团活动,使得学生的高中生活多姿多彩,在活动与体验中不断获得快乐与成长。如丰富的第二课堂,开设了28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模拟联合会、辩论赛、美食节、英语配音大赛、迎新篮球赛、合唱比赛、书法比赛, 校园歌手大赛等。 近年来,学生社团发展硕果累累, 高中部学生会获评 “2019—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会”;2018、2019、2020届模联社在全省模拟联合会中取得了骄人成绩,2019年荣获市“优秀社团”称号;航模社在2019年全市航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20年,机器人社在第二届少年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意比赛中分别获得高中组二等奖、三等奖;2020年在第二届少年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智能轨迹赛高中组获三等奖。

学校简介

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原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开办于2005年,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是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的一所民办学校。校区占地面积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7万平方米,包括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高中部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780人,专任教师113人。所有教室、宿舍、功能室配备空调,宽敞、明亮、舒适;学生宿舍配有双卫生间、空调、冷热水,宿舍区有自助洗衣机;教学区、生活区提供直饮水;配备一流的美术、音乐、体育功能场室,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

2022年新河实高中招生计划

1 招生人数:面向全市招收高一新生700人,共14个班。

2 录取:统一通过河源市中招平台录取。报读我校学生需填报我校批次志愿,学校择优录取。

3 收费标准:

(1)学费:普通生:1000元∕学期;民办生:1.56万元∕学期。

(2)住宿费:1200元∕学期。

(3)校服,学习、日常生活用品等费用按实收取。

4 咨询电话:

18122522243(王老师) 、18377288530(廖老师)、19933981981(赵老师)、17728653305(张老师)、13650695371(李老师)、18122522228(邱老师)

校址:河源市东环路北(大学城)

■文:本报记者 邹力 通讯员 廖慧闹 ■图:朱理科

名师荟萃

张丕友(语文,正高、特级教师)

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4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7年。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业绩突出。在河源工作期间,培养了一流名校学生5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蒋丽华(政治,正高、特级教师)

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省级政治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吉安市市级名师。从教30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26年高三任教经历,所教学生前后有8人考取一流名校。撰写的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吉安市市级一等奖,有的获省级奖。负责的5项教育、教学课题均获省级立项、结项。积极做好导师制工作,辅导多名青年教师获市级讲课比赛一等奖。

吕龙淮(数学,高级教师)

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江西省省级数学学科带头人。担任过13届高三毕业班数学教学,培养大批学生考取一流名校。多篇论文在江西省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题组教学法》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多次参加江西省高考阅卷。

盛宏永(地理,高级教师)

毕业于河南教育学院地理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信阳市中学地理教研会”理事,“光山县教研室”地理教研员,“光山二高(省级示范高中,一流名校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一流名校自主招生主要培训辅导教师”。从教30年来,历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先后被评为信阳市“市级骨干教师”,信阳市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德育先进个人“,荣立信阳市市政府表彰的“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五次。校级“十佳教师”等荣誉。连续多年的高三毕业班学科把关教师,所教学生先后有近40多人录取到一流名校学习。2017届所任班级有9人考入一流名校。

张万兵(生物,高级教师)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教育专业毕业,本科学历。教学经验丰富,连续十多年担任尖子班授课教师及班主任,培养出一流名校学生十多人。先后获河南省中学骨干教师、河南省中小学教育专家、信阳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张国平(政治,特级教师)

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本科学历。从教38年,先后在《上海政治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论丛》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获得全国首届优质课竞赛全省二等奖,全市一等奖。先后辅导学生论文竞赛获得江西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其课堂教学录像作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被国家教育部资料库保存。江西省劳动模范(并获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优秀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并被江西省政府任命为政治学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游生龙(英语,高级教师)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学历。带过16届高三毕业班并取得优异成绩,多名学生考取一流名校。先后获宜春市优秀教师、宜春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宜春市模范班主任等荣誉。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英语听力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

蒋在雄(数学,高级教师)

高中数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学历。在湖北省天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8年,一直任高中数学老师。担任过多届实验班班主任,所教学生有多人考取一流名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荆州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主持《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问题研究与对策》课题并获得省级“优秀奖”。

王昌权(化学,高级教师)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曾担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习指导导师,河源市骨干教师培训指导老师;被市教育局聘为河源市化学教研员。先后荣获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教师”,广东省“优质课比赛”优秀奖,河源市优秀教师、市直优秀教师、市直年度教师提名奖等荣誉。

周忠萍(物理,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学历,荆州市物理学会理事。在湖北省重点高中荆州中学工作30多年,2001年被评为“荆州市第二届骨干教师”。优质课录像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获湖北省一、二等奖10多次,10多篇论文获湖北省一、二等奖并发表在相关杂志上,主编或参编教辅资料10多本。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