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转型发展结硕果 内涵建设谱新篇
■室内照明安装
■象棋社社团活动
详情请扫二维码
■紫金职业技术学校全景
■第九届技能大赛——翻打传票。
■学生在进行智能家居实训课程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计划表
核心提示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下称紫金职校)创办于2001年8月,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双师型”教师30多人。发展至今,办学规模已达到30多个班,1600多名学生。开设有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幼儿保育、物联网技术应用、艺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农村电气技术等9个专业。
学校各专业具备基本配套的实训场室和设备设施。拥有教学大楼2栋、独立实训大楼1栋、办公楼2栋、学生宿舍楼3栋、食堂和健身房各1间。建设有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会计、学前教育和物联网等5个专业实训基地,打造了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四位一体”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平台。
学校坚持“升学的阶梯,创业的摇篮”的办学定位,秉持“习能为本,立品为先”的校训,打造“勤业、敬业、创业、乐业”的教风、“勤学、好学、善学、乐学”的学风和“求严、求实、求活、求强”的校风,致力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培养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着力为高职院校输送优秀人才,担负着为紫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光荣使命。办学以来,已经为社会输出2万多名中职毕业生,为高职院校输出2000多名优秀职高毕业生。
高分上中职?
“我就想学技能”
“技工荒”的出现,悄然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记者采访发现,在紫金职业技术学校有一些在中考中过了公办普高、民办高中“校线”的考生,放弃到普高就读的机会,选择中职学校。该校招生科负责人透露,从近两年学校学生报名的情况看,高分考生读中职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爸爸,我想学计算机。”2020年7月杨燕琴和爸爸从村里赶到位于紫金县城的紫金职校,在招生处,她明确表达了专业意愿。杨燕琴2020年中考考了419分,达到了一所普通高中的录取线,但她放弃了就读高中的机会,来到紫金职业技术学校就读计算机“3+2”分段班,3年后,还能直升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拿大专文凭。
杨燕琴中考419分,爸爸不太同意她学计算机专业,怕她身体承受不住,但杨燕琴很确定地说:“我喜欢这个专业,就学这个。”她爸爸和招生老师都劝她好好考虑:“计算机专业不仅仅要费脑力,以后工作经常还需要加班,与其他专业相比也会吃更多苦。”“我不怕,就选计算机专业。”最终她如愿以偿。
紫金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翠华告诉记者,杨燕琴的事例并非个案。从近年招生情况能看出,学校生源质量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升学与就业并重
让“职校生”未来可期
“学习不好”“混日子”“没前途”……谈起职校,社会的刻板印象总是围绕着以上几个负面标签展开。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统计,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自创办以来,已为社会输送2万多名毕业生,为高职院校输送2000多名优秀职高毕业生。近3年,紫金职校学生参加“3+证书”高考,上线率均保持在95%以上。在今年1月份高考中,2022届学生175人参考,170人上线专科以上,1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实现了学校高考新突破。
该校的陈冰同学以总分355.7分,被广东白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她是自2018年本科院校招收中职生以来,紫金县第一个考入本科院校的中职学生。此前,陈冰取得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并在广东白云学院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中拿下了84分的好成绩。在今年春季高考“3+证书”考试中,她的文化课总分是339分,超出本科线79分,最终以总分355.7分被广东白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属国家任务生。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5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决定推动普职协调发展,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紫金职校迎来了再次腾飞的天时地利。学校一直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职教高考和技能竞赛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据介绍,中职生想要通过“3+证书”考试升入本科,要具备三个硬性条件:一是要取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专业技能证、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证书),二是要通过本科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三是要参加春季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并达到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此举措旨在选拔学业优秀、技能过硬、素质一流的中职生入读本科院校。今天,千千万万勤学奋进的职校生们正认真学习,敢于实践,使个体技能服务于国家需要,成就最美的青春,成就光明可期的未来。
培养王牌专业
携手龙头企业服务产业
紫金职校利用自身的地理与资源优势,精准培养“王牌专业”,精准对接企业巨头,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与紫城工业园春米六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聚飞鑫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目前,学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与广东村长伯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此前,学前教育专业与县城14间幼儿园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会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与紫金县永鼎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和紫金好帮手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物联网专业与海尔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探索中,学校持续深度推进教师、课程和教法的改革。精准对接巨头企业,精准培养王牌专业,精细开发教材课程。
“学校将实行校企‘双主体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学校专业发展对接产业发展,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要求对接职业需求。”紫金职校校长陈俊杰说,“学校还按照‘四个对接’的思路紧密连接学校与企业,让校企共享人才、设备、课程、技术。”
落实“五育”并举
服务社会发展
“德业并进、知行合一”,紫金职校一直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结合起来,重视课堂教育,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引导学生踏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据介绍,该校打造不一样的校园文化,搭建了思想引领、高雅艺术文化、教职工文体活动、志愿公益文化、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素质拓展、学生社团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平台,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育人氛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2018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
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青年志愿团成立于2007年5月,在各班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和学校教职工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成百上千人。直到2018年4月,学校师生在“广东i志愿平台”注册总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注册广东省志愿者人数占团员总数的85%以上,注册广东省志愿者人数占在校学生的75%。
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以校团委为团学组织的中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主要学生组织,以学生社团联合会及相关社团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形成 “一心双环” 团学组织格局。涵盖社团有青年志愿团、峥嵘文学社、畅音广播站、国旗护卫队摄影协会、航模协会、棋艺社、动漫社、吉它社共17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能充分展现学生魅力、放飞青春风采,充分展示了紫金职校学子的多才多艺。
校长访谈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紫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访紫金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陈俊杰
4月19日,紫金县委书记黄春彭调研该县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紫金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陈俊杰(既是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又是紫金县技工学校校长),他表示,今年两校将借职业教育发展东风,按照县委指示,积极开展校企融合,推动紫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明确一个目标。陈俊杰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要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的重任,解决紫金县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用工问题,服务和促进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采取多项措施。陈俊杰认为,一方面两校将深入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对目前学校专业做加减法,全方位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一批符合紫金县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和就业前景良好的优势专业,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如设茶产业、南药、预制菜等相关的专业。另一方面,两校将主动对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学校将统筹用好紫城工业园现有资源,多措并举补齐职业教育实训短板,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此外,两校将从多方入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如推动两校硬件设施、场地等共建共享,促进两校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互利互补互惠;开设“校中厂”“厂中校”;争取财政支持,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推动紫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周天意)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 王淑君(署名除外)
通讯员 刘彬华
招生热线:0762-7830126 贺老师:13360496813钟老师:13539115619曾老师:18033351097钟老师:13650663678学校地址:
紫金县城金山大道中50号学校东校门左侧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紫金县文化体育广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