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诚信消费环境 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河源市、县、镇三级联动开展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市民发放宣传单
■3月14日,河源市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在龙川县县城举行启动仪式。
为进一步引导不同消费群体培养正确的金融消费、投资观念,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昨日,河源市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在龙川县县城举行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消保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据了解,将全市性的3·15活动启动仪式搬到龙川县县城举行,旨在下沉宣传触角,向县域、乡镇倾斜宣传教育资源。据介绍,在“3·15”集中宣传期间,我市将分别在市区、龙川县和连平县忠信镇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形成市、县、镇三级联动宣传,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本次活动由河源银保监分局主办,河源银行业公会、河源市保险行业协会协办,河源辖区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承办。
关注“老少新”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教育
本次活动将关注“老少新”等重点群体,注重帮助老年人、新市民等群体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针对年轻人加强过度借贷诱导的风险防范能力构建,面向特殊人群开展金融服务举措教育宣传。
精细助“老”,实施“‘慢’关怀”。主办方将通过“两看、一听、一说、一动”,开展老年人“‘慢’关怀”金融知识宣传,围绕“配置一套适老服务设施、优化一套适老服务流程、开展一系列适老服务活动”,打造“走出柜位、走出柜面、走进社区”的三位一体便民服务模式,为老年客户提供“线上无断点、线下多触点”的金融服务。
精心护“幼”,共建教育基地。针对学生群体,主办方将创新非接触教育宣传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探索金融机构与学校共建“四个一”金融知识教育基地(即一个图书角、一块宣传栏、一堂金融知识课和一支宣传队),形成常态化、阵地化、特色化的金融教育宣传新模式。
精准助“新”,满足新市民金融新需求。对于新市民群体,主办方将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建立健全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运用科技手段,根据地方实际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精准性,有效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不断提升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老少边穷”区域,打通金融宣传“最后一公里”
本次宣传活动将结合乡村振兴,聚焦“老少边穷”区域,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科技手段,开展对革命老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等无网点地区及无法到达网点人群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向消费者普及账户安全、信息安全、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基础金融常识,增强这些区域的金融教育辐射和覆盖,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打通“最后一公里”。
打造“微宣传”新途径,提升金融教育宣传广度和深度
活动将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创新宣传途径,提高消费者金融数字技能和对数字安全风险的认识,提升金融教育宣传广度和深度。据了解,针对短、快、新的信息便于被接受的特点,主办方将通过搭建“微”平台、打造“微”内容、发挥“微”力量,不断营造“微”环境,创新“微”时代下的“微宣传”,围绕当前金融消费领域热点、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用真实案例讲解防诈知识,将金融普及搬到“指尖”,促使教育宣传活起来。
■图/文 周天意 刘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