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畲族风!五路兵马,护蓝大将军出巡!
2024年5月16日
农历甲辰年四月初九
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
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这一天
是东源畲族蓝氏举行
蓝大将军出巡活动的日子
与双田村同时举办巡游活动的
还有东源县漳溪畲族乡
畲族是东源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漳溪畲族乡和新港双田村,两地蓝氏同宗同源。蓝氏江南28世(总135世)自明朝洪武年间由梅州平远迁到漳溪开基立业,迄今已有600多年。数百年来,畲族与汉族杂居交往,许多习俗逐渐与汉族融合,畲族的一些习俗,也影响着当地汉族。漳溪畲族乡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唯一一个畲族乡。2018年,“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路兵马护驾巡游
一大早,初夏的灿烂阳光下,村民聚集在双田蓝氏祠堂前开始忙碌。蓝氏族人早就穿好了各种服饰,准备好了白马、旗、牌、兵器等各类道具。
传说蓝大将军原名蓝光辉,是驸马王的二儿子,本领超群、才智过人,护国有功,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他麾下有五名英勇善战的统领,分统五路兵马:“三秦兵”“五狄兵”“六戎兵”“八蛮兵”和“九夷兵”。在某年的农历四月初九,蓝大将军出征凯旋,受到畲民和军队杀牛宰猪的犒劳,并载歌载舞庆祝了一天一夜。此后,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就成了蓝姓畲民纪念蓝大将军得胜回朝的节日,先进行“招兵”仪式,然后敲锣打鼓,抬着蓝大将军牌位挨家挨户去巡寨,由五路兵马“护驾”,每家每户都出来迎接,放鞭炮,争相把香火插在蓝大将军的灵位前,以求福消灾、求得人寿年丰。
在蓝氏宗祠,仪式主持人用当地话致祝文,族中长者在神位前上香、献酒、叩首。祠堂外,五路兵马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戎装静候。这五路兵马,以队伍中五色旗帜作明显的区别:中营兵,黄旗,书“三秦兵”;东营兵,蓝旗,书“九夷兵”;南营兵,红旗,书“八蛮兵”;西营兵,黑旗,书“六戎兵”;北营兵,白旗,书“五狄兵”。
“众将士听令,出发!”祠堂中的仪式结束后,主持人一声令下,一阵欢呼之后,蓝大将军神像在族中壮汉的扛抬下,在鞭炮声中开始出巡,将军坐骑是一匹配着锦鞍的布扎白马,各路兵马紧随其后,许多穿着畲族特色服装——凤凰装的女子队也携着大刀、红缨枪、画戟等古代兵器跟着,橙色南狮摇头摆尾走在队伍中间,村中男子穿着对襟蓝衣,举着木牌。牌子内容丰富,有乡饮正宾、儒学正堂、文林郎等旧时荣誉称号,有明经进士、举人、贡生、岁贡生、优廪生、邑庠生、国学生、佾生等科举时代的身份牌;旗帜则有姓氏图腾旗等,以及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篆书的黄旗。队伍中还有身穿民国长衫、搭着围巾、戴着宽沿礼帽的男子。不少男童女童亦在队伍当中,捧着塑料花,欢天喜地。光是巡游队伍就有300余人,浩浩荡荡,年轻人和孩童的面孔多了很多。
当日游人甚众,很多人拿出手机,对这项非遗活动进行拍照、录像。为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蓝大将军出巡的魅力,村里和县文化馆共同策划,准备了很多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上畲族服饰、将军服饰参与竹竿舞、摇锅、投壶等趣味民俗项目,夜晚则有畲乡文艺晚会、篝火晚会、凤凰飞天、畲乡烟花秀等节目。
同日,漳溪畲族乡也举办了蓝大将军出巡活动。
这个仪式必须提前一两个星期进行组织和准备,许多外地村民都会赶回来参加。村里约有100多人参与出巡,他们按角色需要,穿上各式畲族服装。
“蓝大将军出巡”的前一天(即农历四月初八)下午,村中长者带领几个壮汉,身穿畲族服饰,抬着红轿子牵上白马(现改用竹子与白纸糊的道具马),带上三牲、供品、香烛等物品,来到下蓝村大帝岗“蓝大将亭”旁边的蓝大将军墓前进行祭祖请神。当夜,蓝氏宗祠灯火通明,香火不断。次日天亮后,族长带领10余名青年壮士迎请蓝大将军神像进村。巡游队伍从蓝氏宗祠请出神像,其中轿子上抬的是“平鼎大帝天岳皇后神尊位”,白马上的是“蓝大将军尊神位”,长者读了祝文,成功掷了筊后(两筊掷出一阴一阳才算成功,表示蓝大将已莅临人间),便在五路兵马的护送下开始了巡游,巡到上、下蓝村每家每户,也会巡游到黄龙岩,下午3时左右把将军请回神位。巡游前的队伍列队后,主事宣布蓝大将军巡游开始,长老带领众男丁和胆大的小孩,从事先准备好的烧红火炭中跨过,寓意生活红火和身体雄(谐音“红”)壮、财丁兴旺。
巡游队伍很是壮观,村中凡16岁以上的男性成丁都须持刀携枪参加游行。主事长老引着白马在轿侧,4人用轿抬着“蓝大将军神位”,戎装持械的青壮年在后护驾,1人挑着铁锅,6个举着“蓝”字大旗的壮士跟随,后面便是五路兵马的五营旗帜和壮士。锣鼓手、舞狮手、猎枪手、大铳手、鞭炮手,紧跟着的是各村房长老、知名人士、村民、来宾、外族观众,热闹非常。旧时整个祭祀与出巡活动,妇女只能围观,或在家中恭候蓝大将军。近年来,女性也与男子一样,穿上传统衣饰,举旗扛杆,参加巡游。
巡游中,每家每户都摆上供品迎候,燃放鞭炮,跪拜蓝大将军。巡游队伍则在各屋天井、前后庭园,鸣枪、放铳、驱赶邪气,送福归堂。
到了晚上,通常还会有这样的活动:村寨的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小伙子表演着拳术、刀棍、舞狮等武术节目,姑娘们则跳起竹竿舞、打柴舞、椿扁斋舞等。
蓝大将军出巡节曾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
河源畲族人口与分布
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闽、粤边区也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学术界认为“至迟在公元七世纪初,也就是隋唐之际,畲族人民已经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畲族简志》于1980年出版。其称谓各地不一,有称苗人、猺民、峒蛮、畲民、畲客,或统称“溪峒种类”,所谓“至闽、粤、川、滇等处苗、猺、畲民,随地易称”。聚居在闽粤赣边区的畲族在中原难民大量南迁之前,仍然过着茹毛饮血的落后原始生活,山野自足、与世无求。作为客家先民的中原汉人的大量涌入,反客为主,一方面挤占了畲族的生存空间,搅动了畲族同胞的平静生活;另一方面又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取代了畲族原先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片地区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以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和促进了畲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使这一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家先民给畲族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又善于向畲族人学习他们的长处,以适应南方新的生活环境。例如客家人善于种菁靛,就是向畲族人学习的结果(闽台客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邱立汉《试论客家服饰与畲族、福佬服饰的关系》)。
畲族在河源市辖东源、和平、龙川、连平及源城区均有分布,至2008年,河源市畲族人口20165人、4419户,分布于四县一区、26个乡镇、37个村。
《蓝氏族谱》记载:“祖神农初都河南陈州府,迁山东曲阜,经11世到北京顺天府。封昌奇为蓝姓始祖,传108世的明德,由此向南迁至建康。立明德为江南一世祖,再下传至江南二十世大一郎,名君厚,生七子,即念一、二、三、四、五、六、七郎。于明洪武年间从福建上杭迁徙到各地。”据考察,河源畲民的近祖,分别是念五、六、七郎。
1986年—1988年,东源(原属河源县)、和平、龙川、连平等县的蓝姓向省、市有关部门申请,强烈要求更改蓝姓的民族成分,由汉族恢复为畲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派出调查组,到东源县的漳溪上、下蓝村,龙川县的甘陂村,和平县的增坑村等实地调查、核实。根据蓝姓的族谱记载、祖先图腾、保留的某些节日、风俗习惯,并做文物考证,确认为畲族。
1988年,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文,同意东源县漳溪镇上、下蓝村,新港镇双田村,叶潭镇半埔村,仙塘镇热水村,蓝口镇花径村,康禾镇南口村;龙川县田心镇甘陂村,佗城镇大江村、东瑶村,附城镇幸福村、涧洞村、联享村,龙母镇藕塘、下洋田村,丰稔镇连东村,黎咀镇虎口村,麻布岗镇阁前村,上坪镇热水村;连平县九连镇桃坪村,油溪镇大塘村、荣新村,元善镇城东村、新雄村,贵东镇贵联村,内莞镇蓝州村;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长塘镇秀河村,林寨镇严寨村,上陵镇黄沙村、富良村,合水镇鲁岭村,附城镇龙湖村、丰道村;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等蓝姓恢复畲族成分(《河源市志》,2012年出版)。
20世纪90年代,漳溪镇统计畲族人口6321人,超出当地人口33%。1999年7月,广东省民政厅同意撤销东源县漳溪镇,设立漳溪畲族乡,管辖原漳溪镇的上蓝、下蓝、井背、中联、日光、井口、群星、嶂下、鹊田9个村委会和圩镇1个居委会,总面积144.21平方公里,总人口17534人。漳溪畲族乡因此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均为蓝姓,是“广东畲族中心”。
恢复了畲族成分的漳溪乡民,秉承“慎终追远”“承先启后”的中华传统,恢复了蓝大将军出巡节,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均踊跃参加。
畲族风情与文化展示
究竟是“篮大将军”,还是“蓝大将军”?蓝大将军的庙宇建于大帝岗山顶中央的平地上,庙宇由经雕镌的青石砌定,仿宋体镌刻的“篮大将神位”置于正中,其“篮”字非“蓝”字。据记载,蓝姓有汉蓝与畲蓝之分,其祖宗血缘是不同的,畲族始祖是提着竹篮见高辛帝的,故畲族篮姓应是“竹字篮”,非“草字蓝”。市级非遗项目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传承人蓝珍艺、蓝村祥介绍说,本应作竹字头的“篮”,“篮大将军神位”遗址上的碑,和古老的族谱,一直是这样写的,传说在某个朝代,先人遇险,幸亏有一株竹子救了他,所以都写作竹字头的“篮”,以示不忘。出巡节所用的大旗、位于大帝岗的篮大将军墓、篮大将军亭等,都仍沿袭族谱写法,写作“篮”字。篮大将军墓重修于2003年,墓碑前除篮大将军神位外,还有高辛帝(又称平鼎大帝)神位、天后皇后神位、华中大将神位、敕令大神神位,以及几个已无法辨认文字的神位。但是大家都写作“蓝”,所以也常常将竹字头的篮换作了草字头蓝。为方便起见,本文亦作“蓝大将军”。
为了让游客了解畲族风情,村民在漳溪黄龙岩景区内进门最显眼的山体上设置了《畲族图腾画卷》,将旧族谱中的10余米画卷放大并烧在瓷片上,向游客展示。此画卷分三四十幅连环画,每幅画上有文字标题,卷首有五六百字的前言,彩工笔绘,人物形象与服饰着色以隋唐时代为依据。画的内容按历史传说故事发展为序,从宇宙混沌初开,至皇治天下,“盘瓠”龙犬平定番乱,有功于国,化身为犬头人身,与高辛帝三公主成婚为驸马,婚后20年生下3男1女,高辛帝赐“盘”“蓝(篮)”“雷”“钟”四姓,并封官职,此为畲族姓氏之源。盘瓠外出狩猎被山中精灵角触而亡,三子一婿散处福建、广东等地。畲族民众每逢大型祭祖活动或重要节日都要请出此画卷,焚香点烛进行朝拜。
2019年10月,广东畲族宫在漳溪黄龙岩景区内建成并开放试营业,反映畲族的起源、分布、文化传承及发展过程等。该宫投资约950万元,有三个殿,正殿为忠勇王殿,左偏殿一楼为族源厅,向游客展示广东畲族的起源与迁徙历史;二楼是民俗厅,展示畲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与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便是蓝大将军出巡节;右偏殿一楼为生产生活厅,展示漳溪畲族早期的生产、娱乐生活;二楼为发展厅,展示漳溪畲族乡在国家政策与民族帮扶下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成果。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一些学校将蓝大将军出巡列入研学课程。近日,便迎来了深圳龙华一所学校的师生前来观摩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