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出政策、建平台、抓项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1+3”产业集群 全力推进“产业兴市”

2023-12-26 09:33:23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农夫山泉生产基地。我市吸引了农夫山泉、今麦郎、华润怡宝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河源。邓宇权 摄

□本报记者 杨宝如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坚持培育壮大“1+3”产业集群,是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具体行动,更是在主题教育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聚焦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紧密结合全市工业实际,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提升服务贯通起来,破难题、促发展,深入查找分析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找准切入点、发力点,通过出政策、建平台、抓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主题教育实际成效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

锚定“1+3”产业集群发展

如何强化理论武装,牢牢把握“1+3”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必答题。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发展,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为此,市工信局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的主管部门,积极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学为先、以学促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开展调研行动,掌握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和企业家发展需求,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推动工作的指导实践和强大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1+3”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思路和务实举措。

理论推动实践,实践促进创新。我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深入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河源指示要求,奋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机械与模具产业3个百亿级产业,进一步明确我市制造业产业发展定位、方向、目标,以“1+3”产业集群立起河源制造业的“四梁八柱”。

深入调查研究

释放利好政策助企业发展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产业兴市的基础支撑,而守初心、担使命的落脚点,就是服务好企业发展。

为找准服务企业着力点,我市坚持以实地考察、借鉴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为主的调研方式,组建“机关党员先锋轻骑兵”队伍,建立政企党建共建长效联络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协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发现服务企业发展、打造“1+3”产业集群的“盲点”和“堵点”。

“我们将用好调查研究‘关键一招’,深入县区、企业开展调研工作,摸清我市‘1+3’产业的发展优势及潜力,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制定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先后制定了《河源市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河源市发展水经济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河源市发展先进材料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河源市发展机械与模具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引导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同时,积极联合相关单位、协会开展“组团式”服务、“一对一”指导服务,从现场即办、协调帮办、重点督办“三端发力”,为落户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水经济产业园,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人员正在争分夺秒赶进度。

“各项利好政策的出台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相关政策都有对应的鼓励措施,这些优惠和奖励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将激励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建设投产步伐。”今年以来,在我市开展的各场招商推介会、商协会和企业调研考察活动中,不少投产、签约企业对河源的投资、营商环境竖起“大拇指”,点赞河源是投资的沃土,是企业发展的福地。

坚持问题导向

加快推进“1+3”产业集聚

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在开展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在产业协同集聚、产业生态打造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大动力,在集中力量建平台、抓项目、强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

走进河源市水经济产业园,园区内划分的区域有总部产业区、产业配套区、产业孵化区、物流配套区、休闲生活区,为推动全产业链建设提供成熟发展空间,一批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使园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热土。

目前,我市已吸引了农夫山泉、今麦郎、华润怡宝等一批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河源,培育了东源正能量饮用水、和平聪明人猕猴桃饮料、龙川霍山矿泉水、东源霸王花米粉等一批本土知名畅销品牌,并签约了白象、紫泉饮料等一批优势项目。1月-11月,全市水饮料及食品规上工业企业3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7.16亿元、同比增长8.3%。投资1亿元以上的已签约在建项目16个,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增量超105.8亿元。

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的提质发展,是我市拿出务实举措推动全市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市围绕“1+3”主导产业,积极推动打造特色产业平台,建立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7个“省级”产业园。截至11月底,我市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分别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71.89亿元、77.16亿元、55.30亿元和107.07亿元,其中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分别同比增长8.3%、11.4%和7.6%。

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接下来,我市将继续锚定“1+3”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加大产业兴市推进力度,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不断在走深走实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