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东源县顺天镇立足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

2023-05-16 10:00:07 来源:河源日报

121a82f2dbfc3a32ebad7619254aabe3_0516004_001_01_s.jpg

■位于顺天镇党演村的中国岭南农耕(移民)文化博览园。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53b41c2ce8fa1c5b7d84cddca59508ca_0516004_001_02_s.jpg

■每到蓝莓成熟季节,顺天镇蓝莓庄园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赏和采摘。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8be71e0450bc4fe49c06a296bac9fb3f_0516004_001_03_s.jpg

■落户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核心区顺天镇,正在建设中的元渔夫预制菜产业园。本报记者 杨坚 摄

d0b41965e478444eed10aba91040cb94_0516004_001_04_s.jpg

■位于顺天镇横塘村的美林油茶种植基地。该村通过“腾桉换茶”发展油茶种植,成功入选 2022年省级(油茶)专业村。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d086b309d66a5f90b535775c92ff22b7_0516004_001_05_s.jpg

■位于顺天镇党演村的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560e76736f208cccc714fab97220b7a9_0516004_001_06_s.jpg

■青山绿水环绕、环境宜居、产业兴旺的顺天镇金史村。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核心提示

走进东源县顺天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连片的万亩美林油茶种植基地里,油茶树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规模壮观的塑料大棚里,航天育种的辣椒、番茄藏也藏不住,硕果累累,收获的喜悦瞬间弥漫开来;大坪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成效初显,古树公园春意盎然……一幅“家在园中、村在林中”的新农村画卷铺展开来。

顺天镇位于东源县北部,地处灯塔盆地腹地,是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也是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创建所在地。今年以来,顺天镇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全力打造“县域副中心”为目标,围绕“一区两翼,区域蝶变”发展规划,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不断推动南部农旅发展区、北部种养示范区、中部产城融合区等三大片区再提升,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信心决心、抢抓黄金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破浪时。立足新发展阶段,顺天镇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引领全镇上下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实干笃行,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东源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高质量发展 实施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

从粤赣高速公路顺天互通立交下高速公路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福茂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园、元渔夫预制菜产业园、美林油茶现代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园施工现场人来人往,施工人员正加紧施工,各种设备轰鸣声不断,在顺天镇奏响着一支催人奋进、拼搏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众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建设如潮离不开顺天镇的努力。今年,顺天镇专门研究建立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挂帅推动,从意向项目开始成立专班主动跟踪服务,坚持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实行“一领导一项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户存在的困难,抢抓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探索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拓宽村集体、农民增收渠道。

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项目就是典型案例之一。走进顺天镇党演村的广东海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让人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浓郁气息:百亩航天辣椒种植基地的辣椒长势良好,红彤彤的辣椒惹人喜爱;数十名工人忙着施工和培育苗圃;在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翻土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作业。“我们现在有了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党演村村民郑金凤介绍。据悉,该项目是由乡贤代表朱火养带头实施,并成立党演三新经济合作社。在项目实施中,顺天镇干部靠前服务,快速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难题、障碍,推动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入股合作社。目前,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主要经营培育辣椒、番茄、茄子等优良种苗,并建设有大棚、科普长廊、展厅等配套设施,做到生产科研、销售和观光一体化,该项目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的农业科技发展,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

“只有充分凝聚各方合力,发展产业,才能确保项目真正惠及群众。”顺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顺天镇全力以赴扩投资抓项目促进经济增长,锚定“县域副中心”发展目标,围绕“一区两翼,区域蝶变”发展规划,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顺天南部农旅发展区、北部种养示范区、中部产城融合区等三大片区再提升,夯实了产业发展根基,让项目的落户驶上快车道,全速推进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聚焦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行驶在东源县顺天镇Y925线灯塔盆地至大坪村口公路上,道路平坦开阔。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的一条条通村路,一头连着百姓的幸福,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东源县顺天镇Y925线灯塔盆地至大坪村口公路于2022年度获评河源市“十大最美农村路”,依托顺天镇大坪村田园综合体及沿线的农旅资源,充分融合人文底蕴、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和山水田园,勾画出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

顺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顺利引进大坪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坪村党员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并深入包片责任区一线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短短20多天便完成了首期1000亩土地流转工作任务。该项目二期的土地流转也非常顺利。土地流转顺利了,也就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先机。除该项目外,大坪村还陆续引入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特色育苗基地等多个项目。

走进大坪村,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画卷徐徐展开:古椎树林、稻田、花海、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大坪”,现已成为顺天镇乡村振兴的生态名片,数百棵百年以上的椎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饱览诗画田园风光。

“现在许多市区的市民周末来我们村休闲娱乐,村里明显旺起来了。”大坪村党总支书记朱永享介绍,如今的大坪村产业兴旺、处处美景、鸟语花香,一幅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乡村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成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大坪村的“田园牧歌”是顺天镇聚焦“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诗画田园”示范带、“致富林场”三村示范片全面升级的一个缩影之一。通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精品工程项目,顺天镇推动设施连通、服务配套、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整合土地资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水青山变成“摇钱树”“聚宝盆”,让大坪村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记者手记

凭借好风让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地处灯塔盆地腹地,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创建所在地。顺天镇有着绝佳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因为资源禀赋,也必须承担更多的发展压力、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顺天镇坚持从村集体经济基础、资源条件等实情出发规划,分类探索、先行先试,由广大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投身干事创业,积极探索创新,建成了一大批“生态村”“网红村”“试点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村有千百态,特色、风情各不同。在产业发展上,也是以全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为主线,想方设法开启招商引资“加速度”,号召更多乡贤回乡发展,探索新发展模式,吸引更多项目落地。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中,顺天镇笃定前行,着力接续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起点上继续走好符合顺天镇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记者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兴旺图景必将呈现在顺天镇的大地上。好风凭借力,顺天镇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再上新台阶。

■策划:张松新  

■统筹: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曾科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杨坚 

特约记者 蓝天明  

通讯员 刘衍文 彭冰


    上一篇:攻坚二季度 决战半年胜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