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县区抓招商抓项目奋勇争先全力拼经济
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 河源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现场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杨宝如
东江奔流,夜以继日;万绿湖畔,生机盎然。
江东新区春季(专精特新企业)招商推介会、2023年河源(深圳)“1+3”产业集群招商推介会、东源县2023年春季经贸活动……今年以来,我市招商推介马不停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形成比学赶超、竞标争先的浓厚氛围。
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在我省掀起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热潮的大背景下,我市奋勇争先,苦干实干巧干全力拼经济,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着力点”,掀起新一轮项目招引、建设热潮,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各环节全面提速增效。
经贸活动紧锣密鼓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今年春节刚过,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明确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着力点”,掀起新一轮项目招引、建设和服务热潮。2月2日,全市2023年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暨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强调要梳理掌握项目用地、用林等要素需求,明确解决路径,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动工。2月14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发扬“拼、盯、抢”精神,拿出开局决战、起跑冲刺的劲头,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热潮。3月7日召开的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全力引进导入现代产业“大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会议,都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抓招商、抓项目,全力拼经济!
赛龙夺锦,分秒必争。我市各县区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制定招商计划,明确责任人、排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东源县举办了2023年春季经贸活动,18个项目签约、动工和投产,投资总额82亿元;和平县举办了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2023年春季经贸活动,活动共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63.35亿元;龙川县举行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龙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龙川商会大厦奠基仪式,近200名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外出乡贤到龙川看发展、谈合作;紫金县举行了茂文龙(河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动工仪式;连平县举办了桃花节暨招商经贸活动,签约项目9个,投资总额25.5亿元;江东新区在深圳成功举办春季(专精特新企业)招商推介会,吸引了近200名企业代表参会;河源国家高新区举行了系列经贸活动,京泉华、金宣发、合壹新能等21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已开展7场系列经贸活动,累计签约项目80个,投资总额328.4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79个、超10亿元项目7个。
优服务强保障
项目建设动能澎湃
昨日上午,江东新区举办2023年第一季度经贸活动。此次活动签约、动工、续建和投产项目共有54个,其中动工项目10个、续建项目33个、投产项目3个,项目落地、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江东新区第一季度经贸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是今年以来我市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持续强化和突出“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建立完善市、县领导牵头联系项目制度、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成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精准落实各项要素保障、重点项目跟踪监测和协调调度机制,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从项目“前期”代办服务,到项目“中期”跟踪服务,再到完善“后期”政策服务,我市正建立项目建设全周期优服务机制,切实做好产业转移项目从签约、开工、投产到达效的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建得快、发展好。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河源市发展先进材料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河源市发展水经济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相关政策措施,通过尽快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加快转化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眼下的河源大地上,一处处项目现场呈现的是紧张有序、干事创业的繁忙景象,拼经济、拼项目的“春风”扑面而来。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动工项目共81个,总投资20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90.95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48亿元;超5亿元项目12个;超5000万元项目68个。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今年1—2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6.57亿元,同比增长29.0%,增速排全省各地市第9位;完成投资额在粤北5市排名第一,增速在粤北5市排第二;完成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33.04%,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24.8个百分点。
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的活力。奋进的河源,加快发展态势已成,未来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