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工作
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夕阳”
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义诊服务
□文/图:本报记者 周慧荷
聊天、锻炼、看书……在市区万隆一品小区的“邻里小屋”,老人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天的丰富生活。他们有的下象棋,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相约闲聊,一派热闹欢快的氛围,俨然已成为老年人的新乐园。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以更好满足养老服务供给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为推进养老服务建设绘出清晰的“路线图”,进一步做到政策有力、设施到位、服务贴心、补贴精准,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从“养老”变成了“享老”,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夕阳”。
推动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建设
“现在我每天下午都会到小区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打乒乓球,生活真是越过越有趣、越来越幸福。”今年61岁的何阿姨对小区的变化连连称赞。何阿姨是市区万隆一品小区的居民,退休后,她经常到小区的“邻里小屋”和一群老人锻炼身体。
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源城区康乐路南社区多措并举,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争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服务;以党建为引领,完善小区党群服务阵地,利用小区的公共区域,打造多个“邻里小屋”,为老年人文化、娱乐、健身的共享空间;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养老反诈知识宣传、政策宣讲等活动。同时,康乐路南社区还完善和升级小区党支部阵地建设,建立小区党支部,提升小区党建氛围,通过开展党日主题活动,让老党员的退休生活继续发光发热。
“接下来,我们将引进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标准化、精准化的贴心照顾,进一步擦亮老年人幸福底色。”康乐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浩平表示。
关爱独居老人困境老人
“阿叔阿姨,最近身体可好?平时生活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和我说。”10月1日上午,亮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吴碧城正挨家挨户走访独居老人,了解老人生活需求,陪老人聊天谈心。
吴碧城是一名志愿者,也是永和市场商住小区居民。他介绍,小区附近共有23名独居老人,平日里,他经常为老人们送菜、打扫卫生,帮助老人到医院就诊,协调社区上门为老人做核酸、打疫苗,以实际行动关心关怀老人。
吴碧城是关爱老人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在河源,活跃着多个志愿服务群体,他们积极参与关爱独居老人、困境老人的志愿服务,通过开展义诊义剪、节假日上门慰问、冬日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用真心爱心温暖老人的心;这些志愿者还联合社会组织,为老人发放助行器、轮椅、坐便凳等辅助器具及免费安装无障碍扶手等,保证老人行动安全和生活便利,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养老服务作为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也是市民政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市民政局加快构建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养老服务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市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乡镇家庭服务中心16家、农村幸福院167家、村(社区)公共服务站1443家,服务覆盖率100%。
为持续推进市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以及重点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截至2022年初,全市已完成853户适老化改造,目前各县区正在继续有序推进中。
同时,为防范化解新型养老服务领域诈骗与非法集资风险,确保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稳定,我市扎实开展防范化解诈骗与非法集资风险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帮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