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我市中小学校多举措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珍爱生命防溺水 家校联动共“护苗”

2022-07-14 09:47:58 来源:河源日报

c5b800a46e93dd84274d5c5214fe420f_0714003_001_01_s.jpg

■紫金县水墩中学开展预防溺水签名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邹茹玉

前日下午4时许,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五(1)班班主任赖素琴刚完成了对家住胜利村的小何同学家访,准备赶回学校。“此次家访主要目的就是跟踪、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家访对象是放假前排查出来的重点人群。”当天她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对本班4名学生的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入户家访。

溺水是青少年儿童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暑假更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本周起,我市中小学校全面放暑假,而炎热高温天气袭来,学生防溺水形势严峻。为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遏制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全市中小学校多措并举,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家校联动,在暑假前后开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好“护苗”行动。

多措并举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早在入夏以来,我市中小学校便陆续启动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校园里,随处可见防溺水主题宣传板报,大屏幕上时不时播放着防溺水动画宣传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展演、主题班会课、每周五放学前的广播提醒……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们:珍爱生命,严防溺水。部分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签订承诺书等活动,强化学生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此外,给学生家长送达《致家长一封信》,号召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加强假期对孩子的监管。

“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摆在学校重中之重的位置。”源城区东埔中心小学校长顾絮斌告诉记者,该校组织师生开展了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课,通过情景剧、有奖竞答、宣誓签名、知识讲座等环节,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预防溺水、牢记防溺水“六不准”,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水域。

市一中将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市游泳协会的医生请进校园,以案例和实操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让学生们对溺水原因、如何预防溺水以及如何进行自护自救等知识进行了宣讲。“防溺水安全教育是我们的常规德育工作之一,再多的形式与频率都不为过。”该校安全办负责人介绍说,针对部分单亲、留守或家在江边、喜欢游泳的重点人群,该校还进行了排查和登记,并要求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和做好安全教育。

亲身体验“溺水”场景  

珍惜生命警钟长鸣

临放暑假前,龙川县老隆镇第三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溺水”体验课。课堂上,老师在脸盆中倒入清水,随着一声令下,参与体验的学生们深吸一口气把脸埋进水中进行憋气,模拟“溺水”的场景。十几秒的时间里不断有学生忍不住离开水面,不停地大口呼吸。体验结束后,学生们表示,真切地感受到了溺水的可怕。“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性。”该校老师吴伟霞表示,学校开展“溺水”体验课,旨在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生命,时刻敲响预防溺水的安全警钟。

在暑假临近之际,我市各中小学校师生、家长都收到了相关通知,要求观看暑假安全第一课“珍爱生命,严防溺水”。市三小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方式,将“第一课”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希望学生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享受快乐假期。

家校合力“护苗”  

引导监管好“重点人群”

上周末,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以班级为单位,陆续召开了暑期线上安全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主任们号召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孩子的安全监管,家校合力“护苗”,确保让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此次线上家长会获得家长们点赞,会后布置的德育作业——背诵、默写防溺水“六不二会”,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在微信群里以图片、视频方式上传作业。

根据我市防治学校溺水“护苗”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主要对家住江河边、留守、单亲等溺水风险较大的“重点人群”进行入户家访。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德育处负责人认为,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家校合力“护苗”。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