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
精雕细琢打造“城市客厅”
![p1_s[1].jpg](http://www.hyrbnews.cn/zt/pic/2022-03/09/b2a7c781-7236-4807-934e-43b5e4ec7e65.jpg)
编者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战略定位和大力实施城市提质行动的要求,营造城市提质全城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本报今日起推出“城市在提质 幸福在升级”系列报道,展现各县区城市提质升级的亮点,聚焦各地的重点谋划,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梁驱远
春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是最适合游园的季节。经过综合整治后的源城区鳄湖公园,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市民眼前,白天湖面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上,晚上雾气缭绕,宛如仙境。
附近的城中城花园居民潘越表示,鳄湖公园改造后,不仅水生态得到了大改善,还复建了东门城楼、鸣凤桥、青曲牌坊等景观,让槎城文化古韵绽放在城市深处,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颜值”。
40个老旧小区列入改造
一座宜居城市的提质升级,不仅要扮“面子”更要夯“里子”。2021年,我市共开工改造42个城镇老旧小区,惠及6357户居民,其中源城区就有40个老旧小区被列入改造名单。大景之变,横跨江湖;小景之变,咫尺邻里。当凹凸不平的路面被修补平整,当老旧的排水排污设施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当如蜘蛛网般密布的线缆被规整捆扎在一起,环境的蜕变换来的是居民幸福的笑颜。
去年以来,源城区落实中心城区“1+6”空间规划,全力配合推动河源国家高新区开发及钓鱼台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批老旧小区、“三旧”改造项目扎实推进,鳄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城市客厅”功能日趋完善。
构建“三区两带”
区域发展新格局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老城区内涵式发展,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和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客厅”,这是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对源城区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如何持续推进城市功能提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上取得更大突破?源城区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将坚持系统思维,持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用绣花心思为广大市民精雕细琢,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客厅”。
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宏图,也是合理统筹城市布局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计划。对此,源城区今年的目标是:差异化规划建设好各片区,构建“三区两带”区域发展新格局是源城区实施城市提质行动的具体思路。其中,上城街道、新江街道在做好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财产的前提下,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脉,注重用绣花功夫做好小切口改造,推动老城区内涵式发展;埔前镇、高埔岗街道将推动“工农旅”三业融合,建设好南片区“1+3+5+5”旅游产业集群带,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入户大堂”;源南镇将加快城乡一体、产城融合步伐,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谷、水主题产业园、钓鱼台片区三大功能片区高地,打造全市“城市客厅”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东埔街道、源西街道将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和业态,发展行政服务、高端商务、商贸物流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现代化商住中心和时尚品质消费集聚区。同时,源城区还将控制好新丰江、东江两岸建筑天际线,规划建设好滨江碧道,使之成为城市最美的景观廊道。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
城市提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才能更好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源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规范美化“城市家具”,源城区将大力推进智慧停车项目,统筹抓好标识系统、垃圾处理设施、防洪排涝设施、排水排污设施、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促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成老城“四宝”(龟峰塔、鳄湖公园、李焘故居、太平古街等四个老城区主要景点)文化绿道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道、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启动建设水晶山市民郊野公园,补齐核心区、老城区公园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短板。
此外,源城区还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点配合推动东华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和华达街、雅居乐等一批人行天桥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红星花园、福星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改造,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下一篇:绿色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