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汲取百年奋斗智慧和力量 奋力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

2022-01-13 09:54:04 来源:

■杨建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必将指引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地实际,推动六中全会精神在河源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一、百年经验启示: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刻把握贯彻。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继续奋斗,自信豪迈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河源奋斗历程:最鲜明的是突出发展主题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就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并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他们与当时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党员一样,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河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发展生产力、建设新中国而开拓进取,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源在党的领导下,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建市30多年来也发生了巨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87年的11.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2.7亿元,增长近百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河源与全国一道圆了新时代全面小康梦。巨变的原动力到底来自哪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战无不胜的党。河源建市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开拓一个又一个新境界,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河源最鲜明的主题是发展。无论建市初期提出的“山上再造新河源”,还是之后的“四个河源”“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广东绿谷”,还是新时期提出的当好“示范区”“排头兵”以及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都是历届市委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作出符合市情和历史逻辑的发展定位,也是一切从河源实际出发的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化、本土化的生动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河源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新时代新征程:最关键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又带领全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河源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就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全市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一个主战略:加快“融湾入圈”步伐。《决议》指出,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河源已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融湾入圈”是高铁时代我们长期坚定不移的发展主战略。我们要在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借势推进优质产业大布局,提高园区产业集聚度;借势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发展能级;借势推进创新驱动大提速,加快培育本土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借势推进乡村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聚焦准实体经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决议》指出,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河源经济总量小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弱。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明确了千亿百亿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和目标路径。接下来,要发挥河源国家高新区发展“主阵地”作用,重点围绕手机与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通信设备、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在发展势头良好的基础上早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打造百亿级水产业集群、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等,迅速壮大实体经济。

(三)凸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决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市是东江中下游香港、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4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是大湾区重要生态屏障。我市拥有的一流水、一流空气、一流森林,这既是我们的底色,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产业体系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增强和凸现都市圈、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功能。

(四)解决好“急难愁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决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之一,我们一定要坚持好、发扬好、落实好。由于历史和区域发展等原因,我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民生问题仍有许多短板弱项,百姓仍有许多“急难愁盼”,如对高质量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的期待,对提高就业收入的期盼等等,我们就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想所盼,明确轻重缓急,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系河源日报社总编辑)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