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关注2022河源两会 > 焦点新闻

聚焦社会事业 传递民生温度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为推进民生保障行动建言献策

2022-01-09 19:45:10 来源:河源日报 刘永菲 邹茹玉 刘昕

p1_s[1].jpg

■村民在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文化广场娱乐 资料图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机制,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福祉,展现责任担当。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围绕民生热点积极建言献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助力“健康河源”建设

市政协委员何鹏程认为,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关键在人才,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和“长得快”。他建议用优厚的福利待遇、优美的人居环境、浓厚的客家乡情,多管齐下,引进人才。特别是人才引进后,要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难题,并为他们在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帮助,真心实意才能“留得住”人才。“用得好”关键在平台,要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场地和科研经费支持医学人才开展研究,同时还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长得快”就是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当其达到与引进人才同等水平后,其待遇也应与引进人才相同,这样才可以做到外引内培双循环、凝心聚力谋发展。

源城区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区3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2021年,医院门急诊量达到33万人次,手术8000多人次,急危重症7000多人次,但医院占地面积仅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无法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市人大代表江枫然建议将源城区人民医院纳入三级医院建设,同时对该院进行原址扩建或选址迁建,提升医院总体服务能力,满足源城区群众对高水平健康医疗的需求。

市人大代表何金表示,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大多诊疗能力有限,限制基层诊疗能力的原因包括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严重不足、药品老旧更新不及时等。她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房建设,对照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标准,配齐、配足常见病及慢性病常用药物,提升药品供给能力,让大部分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基层医院就诊取药,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的分级诊疗目标。

“实现分级诊疗目标,还应关注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市人大代表许园娇表示,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内部学习机制和考核机制都很完善,但基层医生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特别是源城区缺少“医学会”。她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成立相关协会,让基层医生有机会参与更多学习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落实“双减”政策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2021年,“双减”政策在我市全面推进,教培机构乱象整顿初见成效,社会教育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教育焦虑、教师待遇、家校共育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市人大代表游玉文建议,通过全面取缔不正规不合理的校外辅导等措施,缓解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焦虑心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河源市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保障教师工资足额发放,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调休制度,发挥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减轻教师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市政协委员刘艳英认为,课后延时服务推行以来,解决了家长上下班时间跟学校放学时间衔接不上的问题。但目前公立幼儿园并未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双职工家庭接送小孩压力较大。她建议公立幼儿园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延时保育服务,实行线下管理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同时,要坚持公益属性,以有效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为目标,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兜牢底线民生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弱势群体的声音更需要被倾听。游玉文表示,我市现有无人抚养儿童2512名,这一群体缺少精神层面的关爱,需要引起社会关注。游玉文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平台作用,为“事实孤儿”提供心理抚慰、精神关爱等专业服务;在充分尊重儿童和家庭意愿的情况下,鼓励支持有收养意愿的家庭依法收养,推动部分“事实孤儿”回归家庭。此外,民政部门要建立“事实孤儿”随访制度,村(居)儿童主任每月进行一次家访,及时掌握“事实孤儿”基本生活、入学就读、家庭监护等情况。

近年来,青少年成为抑郁症重点筛查人群。市人大代表王伟东建议加快我市抑郁症筛查专家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心理筛查测评及分析系统,探索“互联网+心理服务”推进抑郁症筛查全面推广。学校应按2000比1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每学期开设不少于3节的心理课程,引导青少年遇到心理问题时主动求助,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从高年级开始筛查,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全面实施。

当前,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低等问题,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失落、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和赡养案件逐步增多。“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市人大代表叶志文认为,应强化社会养老敬老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养,形成全社会携手营造服务老人、爱老敬老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对老年人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障力度,减轻其医疗保险负担。

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源城区源西中学位于万绿大道旁,门前交通繁忙拥堵,且经常有大货车、卡车、泥头车经过,导致学生上下学时间学校路段堵塞拥挤。为解决源西中学路段交通安全隐患,市人大代表李宏胜建议,在源西农贸综合市场前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引导车辆行人有序通行;在学校门前路段增设市政护栏、黄白斑马线和爆闪灯,在显眼位置增设学校路段标志等,切实维护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针对我市校车普及率较低、缺乏专业校车团队监管、学生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市人大代表李年辉建议进一步完善校车管理机制和标准,为有需求的公立学校或乡村公立学校提供合法合规的校车服务;交通管理部门要牵头对校车司机开展安全管理及规范化培训,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

■采写:本报记者 刘永菲  邹茹玉 刘昕

■统筹:刘永菲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