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关注2022河源两会 > 焦点新闻

城市提质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为建设更高品质的宜居河源建言献策

2022-01-08 09:52:07 来源:河源日报 梁驱远 刘永菲 王亚娇 陈鹏 邹茹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环境优化,扎实推进城市提质行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推进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围绕如何通过内外兼修、形神兼美地推进城市提质行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为建设更高品质的宜居河源纷纷建言献策。

以高标准规划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城市风貌是城市特色与文化的载体,而城市建筑是展现城市风貌的焦点,是城市风貌中最具表现力的“主角”,对于城市风貌的塑造、展现河源魅力、展示河源形象至关重要。

“相对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河源的标志性建筑不够突出。”市政协委员李添鸿说。他建议,要明确城市与建筑管理重点,结合河源实际,打造河源新的城市地标,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比如,可以围绕河源恐龙遗址公园、北回归线上的城市等具有河源特色的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城市特色地标,从而形成城市品牌正效益。同时,要完善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制度,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并细化对建筑布局、材料、风貌等管控,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要建立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长效保障机制,对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李添鸿还建议,要建立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多元协同再创作,汲取多方建议和力量,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品位。

尊重城市历史,建立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迹是推进城市提质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位于东源县仙塘镇东方红村的通天岩,400多年前曾经是一处游览胜地,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风景名胜,也是河源珍贵的文化遗宝。”市人大代表邝卫人建议,可将“通天岩”申报为市级文保单位,与此同时,开辟市区两江相汇处“泛(乘)舟登通天岩”的独特风景线,使通天岩成为独具特色的郊野公园。除此之外,还可在景区内建设与“通天岩”息息相关的历史名人李焘的相关纪念馆,并将此打造成我市的廉政教育基地。

以高质量建设

提振城市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市通过城区框架规划建设和旧城改造,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显著提高,但老城区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仍有“短板”,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也延缓了城市提质的步伐。

“碧水路是贯穿河源大道南至江宝一路的城市支路,是中心城区交通的一个枢纽,其贯通工程因诸多因素影响被搁置,如今成了断头路。”市人大代表张若诗说,贯通碧水路,不仅可以方便百姓顺畅出行,还能提升城区路网综合功能,使该片区域有效融入河源城市发展大格局。她建议,继续推进老城更新提质,实施碧水路贯通工程,通过实施拆迁、改造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等工程,贯通碧水路至河源大道南路段,全程长约190米,以此进一步优化老城环境和路网建设,助力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前期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有序,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且因建筑密度大,大多都不具备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条件,加上改造资金来源单一、改造前期手续繁琐等问题,推进改造工作颇有难度。”市人大代表邓华洁说。

如何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实现管线架设有序、安全畅通、整齐美观、配套完善的预期目标?邓华洁建议在深入调查、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政府可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住房建设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规划,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当前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优先解决道路和地下管网破损陈旧老化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支撑与引导作用,合理分解资金压力,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改造,探索利用增层、增建商业设施等途径融资,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小区闲置土地或简陋房屋进行二次开发,在不增加政府投入、不影响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实现资金供给。

“老城区御龙湾小区、三友南城小区虽基本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却没有配套的社区休闲公园,而御龙湾小区二期东门对面的滨江大道河边约1万平方米的空置地杂草丛生,且有部分居民违规施肥种菜,对东江河水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市人大代表张奎说。他建议政府对御龙湾小区二期东门对面滨江大道河边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建设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滨江公园,公园采取河道整治与河流生态保护结合的方式建设,满足周边居民对城市环境和绿地的需求,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

以高水平管理

焕发城市美丽容颜

赣深高铁于上月正式开通运营,河源也迎来了“高铁时代”的发展新机遇。不过市政协委员赖冬美细心地发现,部分高铁站,如河源北站附近,只要旅客一出站,出租车、私家车就全都“扑”上前来拉客喊客,甚至出现上车后“坐地起价”等乱象。“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出站秩序,影响道路交通,还会给游客留下不文明的印象。”她认为,在美化高铁站外围建筑的同时,还要加强高铁站周边的交通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以此美化河源的城市门户形象。

赖冬美建议,相关部门要通过分区、分道管理以规范站前道路秩序,如分设公交车专用道、私家车接送道、网约车和出租车专用道,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交通指挥,维护正常交通秩序。另外,要加强路面巡查,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打击非法运营等现象,以及加强出租车管理,查处出租车议价拒载、不打表等违规行为,规范站内出租车经营行为。

扎实推进城市提质行动,制定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及奖惩办法是实现城市高水平管理的必行之路。近年来,我市分别制定印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旨在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但在前端做好分类的同时,后端分拣处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可回收物混合投放及分拣设置方面急需完善。如何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是市人大代表许建青近年来关注的问题。他建议,我市应加快建设和完善生活垃圾处置末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从分类、收运、处置三个闭环。同时,引用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两网整合”,加强分类环节的减量化;设置并定期进行如电池等有害物的回收,从源头上提升无害化;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划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实现资源化。

共享电动车作为一种经济环保又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深受市民欢迎。但是,由于投放无序、管理人员不足以及车辆租用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也导致了乱闯红灯、逆行骑行、乱停乱放等一系列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的乱象。对此,市人大代表邓荣樵建议,共享电动车经营者投放前应做好市民出行需求调查,然后将拟投放的数量、投放的区域范围及配备的管理人员等,向城管、公安交警部门备案,管理部门合理配置电动车的总量;建立个人租用信用体系,对被拍到多次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骑行,多次严重违规停放等行为的租用者列入信用体系黑名单。

■采写:本报记者 梁驱远 刘永菲  王亚娇 陈鹏 邹茹玉  

■统筹:梁驱远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