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善平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依法履行人大职责
○本报讯 记者 曾俊霖 冯晓铭 昨日上午,河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吴善平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吴善平在报告中回顾了市七届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2020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为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1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3项,审议地方性法规2部,审查政府规章1件、规范性文件21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地方性法规1件,组织专题调研5次,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4次,作出决议决定14项,依法批准和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1人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的功夫,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二是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市委中心工作依法履职尽责,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三是持续推进代表工作和县乡人大建设,在固本强基中发挥代表作用、增强整体合力。创新督办方式,对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07件建议进行“亮灯”全程督办。持续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专题,组织五级人大代表统一进驻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上千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扎实推进县乡人大规范化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100个镇街代表中心联络站和1340个村居代表联络站。推动基层人大开展工作创新,一批守正创新的探索实践案例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肯定和宣传推广,特别是东源灯塔镇推行村居综合工作考评新机制获评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吴善平指出,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发展大局,按照市委七届历次全会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扣“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心工作,依法履职,奋发进取,努力推动河源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提高履职实效,加强对高质量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法治建设等工作的监督。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以工匠精神推进立法精准化精细化。二是充分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进“双联系”制度深入实施,持续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拓展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精心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等活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县乡人大规范化建设,实施“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推动巩固县乡人大建设成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县区人大健全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镇街人大办建设和人员配备。健全代表联络站运行机制,探索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
吴善平表示,2021年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增强政治定力、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履职能力,为全面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