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最美!一个社区有15支志愿服务队

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北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能享受一站式暖心服务

2025-06-04 09:49:5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周慧荷 

日前,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北社区获评“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记者走进康乐路北社区,居民们对社区的志愿服务赞不绝口:“这里的服务不错、氛围好,多亏了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近年来,康乐路北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社区服务内涵,提升治理效能与品质,致力于构建精细化、系统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益集市聚民心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2025年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期间,康乐路北社区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西门举办公益集市活动。公益集市汇集了义剪、义诊、垃圾分类、法律咨询、应急救护培训、专业社工和志愿宣传等22个民生服务特色摊位,吸引了1000多名群众参与,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呈现出了“人人争做雷锋,处处可见志愿者”的场景。

公益集市作为连接志愿者与广大市民的桥梁与纽带,既为爱心力量搭建了奉献平台,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暖心的公益服务。据了解,康乐路北社区不大,但志愿氛围浓厚,有15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近4000人,曾获评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

“青字号”品牌绽放

近日,康乐路北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少先队队室开展“青学堂”非遗拓印烧箔画DIY手工活动,吸引了辖区15个学生家庭参与,让青少年近距离体验金箔画的独特魅力。

这是康乐路北社区开展“青学堂”文化素质提升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康乐路北社区孵化“青字号”系列志愿活动,持续擦亮“青字号”系列志愿活动品牌,围绕思想引领、文化提升、安全教育和体育锻炼四大领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80余场,惠及青少年近万人。

为了让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童年,解决家长周末或假期看护难问题,康乐路北社区经常组织开展“青领航”思政课,邀请市区青年讲师团开展理论宣讲、红色故事会等主题活动20余场,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学堂”文化素质提升项目依托青年之家、少先队队室等功能阵地,开展书法、绘画、音乐等课外实践课程。目前已开展培训班30多期,受益少年儿童1800多名。“青春守护”安全技能提升项目创新推出“木偶话安全青心护童心”木偶剧安全宣传教育和防溺水安全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目前开展20余场讲座及活动,受益青少年儿童2700多名。“青趣运动”体能素质提升项目设计趣味运动会、户外拓展等10余场特色活动,吸引1300多名青少年畅享运动乐趣。

此外,康乐路北社区还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平台,组建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激活基层治理和志愿队伍的新生力量。

擦亮社区居民幸福底色

“一老一小一新”牵动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康乐路北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社区。通过“党建+志愿队伍”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关爱慰问、便民服务、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深挖文化内涵,通过开展“康乐嘉年华共庆欢乐年”等活动,将暖心、便民、惠民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近年来,社区累计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80余场,关爱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志愿服务50余场,覆盖群众近万人次。

环卫工人、外卖骑手与快递小哥奔波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康乐路北社区积极行动,从多维度入手,全力建设友好社区,让这些奔波的身影有了温暖的依靠。设立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场地,免费提供饮用水、常用药品及手机充电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技能提升服务。同时,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积极融入文明城市创建、“百千万工程”、综合网格治理等工作。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接下来,康乐路北社区将推动志愿服务向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全市志愿服务提供“康乐样板”。


    上一篇: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