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农文旅组团闪耀深圳文博会
非遗文创领潮湾区 农特产品破圈出山
■本报记者 曾競 梁驱远
在第21届深圳文博会上,河源展团创新融合文旅资源与特色农业,从特色手信到非遗文创,从传统美食到创新产品,通过打造“可看、可玩、可品、可购”的沉浸式展销体验,让河源的“山珍土味”成为大湾区文旅消费市场的焦点之一。
文创赋能展新姿
客家风情引客来
走进河源展区,浓郁的客家风情扑面而来。造型别致的展台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依次陈列。绣着传统纹样的蓝染手工艺品、双面绣着万绿湖波光山色的团扇、以客家传说为灵感的百花仙子钥匙扣……每一件文创产品都将客家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设计细节,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这个万绿湖双面绣团扇不仅实用,还能让我把万绿湖的文化故事带回家。”来自香港的观展嘉宾李静怡拿着刚选购的团扇与同伴分享。“我准备再买几个钥匙扣送给朋友,让大家都感受河源文化的魅力。”
展台另一侧,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正向围拢的人群介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墩头蓝产品。“这件蓝染裙采用的是我们客家独有的植物染整工艺,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百年技艺。我们还开发了箱包、耳饰等衍生文创产品,让非遗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深圳文博会,让全国参展商了解河源的墩头蓝,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墩头蓝纺织技艺传承人曾春雷表示,借助深圳文博会的交流平台,学习了解其他地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碰撞创新火花,探索出更多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现场,不少参展商对河源非遗代表性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来自广州的文旅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非遗与旅游、文创的结合模式很新颖,他计划洽谈合作,将河源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引入公司产品体系,相信市场潜力巨大。
农特产品齐亮相
展销签约双丰收
展会现场,河源多款特色产品成为焦点。霸王花米粉、忠信花生、黄酒、和平竹编等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和非遗技艺一 一亮相,备受参展嘉宾的喜爱,不少参展嘉宾向工作人员了解产品信息并购买。
其中,客香醇黄酒的新品发布吸引了众多目光。“我们在传统黄酒味道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玫瑰、清爽、黄精、陈皮、灵芝、桑葚等口味,成功打破黄酒消费的年龄壁垒。”河源市客香醇酒业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政说,希望通过深圳文博会打响河源客家黄酒品牌,推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人了解河源。
五指毛桃系列产品同样大放异彩。展台上,五指毛桃香鸡和五指毛桃汤料作为主打产品,吸引众多客商纷纷试吃品尝。“鸡肉透着淡淡的五指毛桃香味,肉质紧实且不柴。”来自香港的采购商李先生边品尝边竖起大拇指,当场与展商敲定了五指毛桃香鸡的采购订单。耘味源五指毛桃鸡总经理谢伟辉透露,该系列产品开展首日销售额5108元,次日销售情况更是远超预期。在合作订单方面,五指毛桃鸡已收获工会食堂采购、电商采购等诸多意向订单。由于订单量远超现有生产规模,商家早在开年便投资建设大型车间生产线,预计下月全面投产。
当日下午,河源市手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报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河你有缘’是深河两地共同打造的河源特色手信品牌,我们将东源的优质农产品与非遗有机结合,让每一份手信都成为传递河源魅力的载体。”河源市手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柳铭表示,借助深圳文博会的广阔平台,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多方资源,全力推动河源优质农产品“出山入湾”,为河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