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高位推进龙川新城建设
打造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
“干出一个像样新城”,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河源市及龙川县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举全市之力推进龙川新城建设,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各项任务扎实高效推进:成功举行2025年度龙川新城首季建设项目集中动工仪式,16个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成功举行龙川新城规划·招商推介会,签约16个项目;高水平开展龙川新城规划编制,形成《龙川新城综合规划》和《龙川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等成果;管控、用地、运营等基础工作稳步开展。
■本报记者 陈小玲 冯晓铭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杨斌
规划先行,综合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
3月20日,龙川县城市规划委员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听取并审议通过龙川新城综合规划、龙川新城综合规划—龙川县幸福组团XF-04管理单元(未来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等项目规划。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市充分发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作用,高水平开展龙川新城规划编制,形成《龙川新城综合规划》和《龙川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等成果,描绘可感知、有共鸣的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图景。
规划了发展定位。基于龙川县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从四个维度提出新城发展定位:立足强化对周边地区引领作用,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粤东北新中心;立足佗城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秦汉岭南文化体验目的地;立足粤闽赣三省交会处交通枢纽节点,打造区域现代贸易物流节点城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大湾区工业(转移)承接示范地。
规划了产业方向。立足龙川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的区位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创意玩具两个新兴支柱产业,做精做深现代食品、文旅两个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两个配套支持产业,激活龙川经济发展动力源。
规划了起步区域。划定为7.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主要涉及幸福新城片区、龙台山片区、东江碧带片区和佗城片区。其中,幸福新城片区起步区为5.6平方公里的幸福组团,积极导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高品质住宅、公共环境和商业街区,布局不同类型的产业功能,形成大融合、小混合的产城融合模式。
谋定快动,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梯次滚动
项目为王,谋定快动。在龙川新城开发建设工作中,我市滚动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项目,让新城规划建设落到具体项目上,确保龙川新城建设做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取得明显成效”。
谋划了一批项目。建立建设项目库,谋划“一带五区”起步区首期及后续项目42个,总投资90多亿元。同步制定“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表格”,明确列出每个项目的时间节点、资金来源、存在问题等,有序推进首期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了一批项目。205国道龙川县城段改线项目实现新城段双向通车,预计今年10月前完成全线建设;205国道龙川县城段及雷江路沿线风貌管控项目完成率超100%;幸福大道、幸福路(越王东路)项目基本实现全线通车;龙台山郊野公园(一期)环山主干道已全部贯通,正在进行道路硬底化。
招引了一批项目。坚持边规划边招商,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今年2月24日成功举行龙川新城规划·招商推介会,同步对接优质项目精准招商,签约龙川泰毓国际大酒店、商会大厦、腾天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长实科技、精智机器新能源汽车换电机器人、远征科技、丹尼玩具三期等16个项目。
开展实施了一批起步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围绕起步区首期16个项目建设,抓紧抓实完成前期工作,确保项目今年均可顺利动工。首期16个项目中,龙台山郊野公园(一期)已开工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道路网系统、社区公园、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中心、龙台山郊野公园(二期)、东江碧带(一期)将在4月份开工建设。
坚持“最短施工期”的理念,聚焦关键管控、用地、运营等要素,推动各项基层基础工作稳步开展。组建了专职管控队伍,坚决打击管控范围内乱搭乱建、抢搭抢建等违法行为。全面摸清底数,收集汇总并形成矿产、房产、土地等可利用开发资源清单。共同组建合作开发建设运营主体,全力推进龙川新城建设、经营、发展。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已解决0.39平方公里,剩余5.41平方公里可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近期先行启动建设的幸福组团未来社区项目、东江碧带、龙台山郊野公园项目征地和报批已完成,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