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河源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达132.8亿

2025-03-26 09:46:57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三趟列车同框出现在龙川东江特大桥附近。随着梅龙高铁的建成通车,我市畅通省内省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域全面“融湾”“融深”聚合效应持续显现。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昕 通讯员 黄晓明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日我市组织制订了《河源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市总体建成高效“融湾”“融深”,畅通省内省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外交通网络更加畅通开放,城乡交通运输更加均衡协调,交通发展更加安全可靠,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粤东北交通门户枢纽基本建成。

《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河源将重点推动6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落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狠抓公路、铁路、水运等重大项目建设,聚焦跨省、跨市、城乡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和行业安全生产,着力“促投资、稳增长”,建立三年重大建设项目库并强力推动实施。项目库包含重点建设项目(或项目包)共32项。2025-2027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132.8亿元(年均约44.3亿元),在加快推动建设项目的同时,“新谋划一批、新开工一批、新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掀起加快河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热潮,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在加快构建“米”字形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方面,构建高快速铁路骨架通道,完善通达大湾区的高快速铁路;织密高速公路骨架网,强化高速公路对县城、中心镇、产业园、交通枢纽、重点景区的覆盖和衔接,推动构建“五横五纵二联”高速公路网格局;加快发展东江水运,将东江打造成粤东北绿色示范航道,构建粤东北地区出海绿色通道,为铁水、公水联运打下基础。

在建设覆盖广泛的城乡交通网方面,推进国道205线河源市热水至埔前段、国道205线龙川县城段等3个项目升级改造。实现国道二级以上比例达90%(新增17.6公里,提高2.25%;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新改建1066公里,县道提档升级“四升三”705公里,通行政村“单改双”133公里,1000人以上自然村通双车道48公里,其他路网联结工程180公里);全市新增160个行政村通双车道,打造最美香樟路、最美榕树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500条品牌绿美公路。

另外,在构建“人享其行”的客运服务体系方面,巩固全市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效,推进“互联网+”农村客运新模式,实现旅游客运服务扩大至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覆盖。在构建降本提质增效的交通物流服务方面,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和多式联运。在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发展方面,用好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公路服务区,于今年完成长深高速城南特色服务区建设。在多举措实现高水平交通安全方面,推进执法站所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公路超限不停车监测点建设。

    上一篇: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凝聚力量助推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