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高”质发展 向“新”而行

——2024年河源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02-05 10:26:39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山本光电(龙川)有限公司生产线。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谭绍丁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

打开2024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画卷,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工业投资增长7.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在全省排名前进一位;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43个;新增规上企业54家;完成技改投资44.4亿元,推动1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5家……

2024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市委“138”具体安排,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1+3”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工业精气神明显提升,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特色产业聚链集群,优质企业扩规增效,数字化赋能进程提速,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

产业升级赋能

锻造发展引擎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科学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等先进制造业“1+3”产业,全力强主链、优老链、建新链、延短链,努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之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聚链成群。全市首家政校企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成立,东源签约14家低空领域头部企业,中兴通讯、西可通信、卓翼科技等产品向低空经济、现代通信领域延伸发展,景旺电子、精电显示等加速向百亿级迈进,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延伸。

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提质增效。农夫山泉三期、白象食品、华润怡宝、紫泉饮料等全国行业头部企业顺利建设投产,全市包装饮用水企业年度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名。顺利承办广东“粤食越好 粤品世界”首批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授牌仪式、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饮料行业发展大会,河源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全市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实现产值92.9亿元,百亿产值已触手可及。

先进材料产业稳步壮大。德润二期、铂科新材料二期动工建设,特区建工项目竣工投产,晟源永磁、富马硬质合金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

机械与模具产业强基固链。机械与模具产业加快完善,乔丰科技、华益盛二期、金三维、尚雷仕等项目竣工投产,模具加工中心、配套中心与交易市场等功能配套平台加快建设。

一年来,我市以“链式”思维激活产业发展“聚变效应”,通过补全短板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链、建立新兴产业链,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迭代更新,塑造了产业的新优势,增强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项目建设提速

发展后劲迸发

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轰鸣不绝的生产机器、忙碌不停的作业工人……在河源大地,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跳动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浓厚气息。

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2024年,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积极开展大招商优服务行动,压紧压实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责任,优化服务机制,提升工作成效,扎实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推行“自画像”机制,制作“1+3”产业链招商“图谱”,全面强化资源要素统筹、链条招商、项目评估等工作,奔赴华东、华中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进华勤技术、赛锐科技等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43个。

项目动能支撑强劲。建立项目建设常态化督导机制,每月定期开展新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情况督导,着力协调解决项目有关问题。景旺三期、华勤技术、航嘉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五成以上新签约项目实现当年动工或投产,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11亿元。

服务机制创新优化。全市固定宽带接入用户、5G基站建设等6项指标稳步增长,成功入选工信部“千兆城市”;围绕“1+3”主导产业,加强企业精准对接,完成景旺、西可、雅达等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推动1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一批中小型工业企业上云用云;举办河源市人工智能交流会、“共建大湾区AI应用人才培育基地(河源站)暨共筑AI生态”交流会,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正酣,一幅幅干劲“满格”的场面跃然眼前,工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快速绘制。

园区建设提质

发展能级跃升

园区是承载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是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走进禾望电气(河源)风电变流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作业;生产线上,各种机型的风电变流器正在有序生产……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真真切切让人感受到科技在推动实现高质高效、降低能耗、减轻劳动强度方面的成效。2024年,禾望电气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名单。

禾望电气是我市工业园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园区要素保障,强化基础设施“硬支撑”,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通过系列“组合拳”,有效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

主平台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获省注入资本金1.7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2个;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有力激活市场机制,实现投资见效、健康发展。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纵深推进,首期1.31平方公里跨江融合发展区建设加快推进。

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8个省级产业园投入43.63亿元,完成扩园“三通一平”4.5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1.16万平方米;圆满完成三年园区用地整治提升任务,累计盘活存量用地15418亩,有力推动392个、计划投资额725亿元的产业项目投资建设。

园区特色化发展步伐加快。河源国家高新区成功获评省食品饮料及水经济特色产业园、入选全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区),源城工业园(电子元器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东源工业园(先进材料特色)、河源国家高新区(机械与模具特色)加快创建省特色产业园,中储粮食品深加工园区、东源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

万里征程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接下来,我市继续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局性、战略性位置来研究、谋划、推进,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全力打好打赢产业建设大会战,加快构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春节慰问信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