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六大行动”齐发力 城乡风貌展新颜
日前,和平县为期两周的“六大行动”落下帷幕。据统计,和平县17个镇共出动了18943人参与“六大行动”,党群共绘和美乡村“同心圆”。
全民参与村庄卫生清洁行动、圩镇干净整洁有序行动、“千塘万渠”水塘河道清淤行动、农房风貌整治行动、“三线”整治行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六大行动”,是和平县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自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以来,和平县再加压、再部署,尽锐出战、响鼓重锤,确保完成既定考核目标任务、打赢打好翻身仗,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群策群力做实典型镇村培育
走进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上陵镇上陵村,沿途可以看到,此前的“赤膊房”已经焕然一新,农家庭院错落有致,院内繁花盛开、绿意盎然。这一美丽蝶变的背后,是群策群力推深做实“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期,和平县针对各镇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六大行动”。各镇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六大行动”行动方案》明确了“六大行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任务,要求各镇村各部门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全面动员、全员行动,全速推进、全面总攻,做到天天有行动、周三大行动,推动全县镇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迅速提升。
行动中,阳明、大坝、上陵、合水4个镇围绕“1220”重点任务,全面推进“赤膊房”、铁皮屋、屋顶光伏板等影响风貌的农房建筑整治提升工作,切实改善村容村貌;热水、彭寨、林寨3个典型镇结合“七个一”项目建设认真抓好风貌提升;浰源、上陵、下车3个省际边界镇以更高标准统筹推进风貌整治提升,力争打造省际边界协同发展示范带。
据统计,截至上月18日,和平县17个镇重点整治村庄垃圾3798处,完成“三线”整治474处、“六乱”整治1416处、清理水塘2668平方米、清理沟渠41165米、清理河道9213米、整治提升“赤膊房”74栋、拆除铁皮棚382处、拆除屋顶光伏板43处、拆除破旧泥砖房21栋、种植树苗3101株。其中,大坝镇已累计完成整治提升108处(完成铁皮棚及光伏整治提升28处、“赤膊房”外立面提升22处、破损房修复提升58处),完成率107%。
全面加压确保取得新成效
“百千万工程”每一项任务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完成的。和平县近期对推进“百千万工程”再加压、再落实,要求各镇各部门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在行动上更加坚决、在举措上更加有力,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压实责任抓落实。和平县要求县领导同志要按照工作分工对各自分管领域部门工作进行全面盘点,有针对性地细化措施、提速推进、补齐短板,坚决守牢目标任务底线。各镇各部门“一把手”要主动作为、靠前指挥,带头解决最难的问题,啃最硬的骨头,尽快把目前落后的进度补上来。
转变作风抓落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必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真正把会议上讲的、文件上写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一项一项聚力攻坚。和平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拒绝“躺平”思维,坚持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大力弘扬“马上办”作风,确保各项考核任务落实、有成效。
强化督导抓落实。和平县坚持以督导倒逼问题解决,县“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和各工作专班严格按照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列出问题清单,督促各镇各部门加快补齐问题短板,形成事前发现问题早预警、事中找准症结聚合力、事后跟踪问效求提升工作闭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同时,进一步健全“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奖励在“百千万工程”中表现优异的干部,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严厉问责。(本报记者 叶春雨)
下一篇:没有了